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立秋養生 立秋養生小常識秋老虎進補有講究

在過幾天就是24節氣的立秋了, 秋老虎是告別炎炎夏季進入的最後一個階段, 民間有句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 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 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但我們還是謹防“秋老虎”。 秋季秋雨漸多, 氣候多變, 故古語有雲“多事之秋”, 那麼, 我們在立秋節氣要注意哪些?有什麼禁?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

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溫要繼續

一是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 一般來說, 此類飲食可防暑斂汗補液, 還能增進食欲。 因此喝些綠豆湯, 或者是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

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 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 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 經過一個長夏後, 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 大多脾胃虛弱, 因此, 在選擇食物時, 不宜過於寒涼, 例如:西瓜、梨、黃瓜、葡萄等, 其性味寒涼, 多食可能傷及脾胃, 所以要少吃。

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 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 而使飲食過於清淡。 事實上, 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 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 既能清暑熱, 又可補益, 可放心食用。

立秋還須防治“空調病”

炎熱季節, 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 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 也容易患上“空調病”。 尤其在立秋之後, 天氣早晚較涼, 稍不注意, 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一是立秋以後, 早晚天氣偏涼, 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 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 這樣, 既可降溫祛暑, 又可預防空調病。

二是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湯。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

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 不易開空調。 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食品、衣物防黴變

立秋之時降雨增加濕度大, 天氣悶熱, 食品、衣物很易發生黴變。 一般來說, 如果氣溫達到35℃以上, 而相對濕度在70%以上, 就很容易產生黴變。 食用黴變的食物後會發生胃腸疾病, 如腹瀉、嘔吐、腸炎和痢疾等。

易黴變的食物有:麵包、蛋糕、熟肉、魚蝦、奶、雞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類等。 衣物、床單、被褥發生黴變, 同樣會導致皮膚過敏。

預防:

一是封閉式包裝的熟肉打開後, 一天內應吃完, 如果時間較長, 在沒有確認變質的情況下要充分加熱後才可食用。 牛奶變質一定不能喝。 黴變的大米、麵包、蛋糕一定不要吃。

二是經過清洗的水果更易發生潰爛, 所以應現吃現洗。 如果局部發生黴變, 可以將黴變的部分削掉後, 再往周圍擴大去除一釐米, 其他部分可以食用。 如果一半黴變, 就應丟掉。

三是衣物洗後最好晾在陽臺上,

陽光照射、通風可防黴變。 冬天衣褥也應每月拿出通風日曬, 防止發黴。 總之, 立秋之時天氣仍然很熱, 暑濕未去, 還應防暑降溫、防黴變。

立秋進補八大禁忌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 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 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否則適得其反, 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 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 偏寒者畏寒喜熱, 手足不溫, 口淡涎多, 大便溏, 小便清長, 舌質淡脈沉細。 偏熱者, 則手足心熱, 口幹, 口苦, 口臭, 大便幹結, 小便短赤, 舌質紅, 脈數。 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 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以上即是對立秋節氣養生的介紹,溫馨提示,在秋季我們可以適當早睡,正好借此以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完全符合“養收之道”的養生原則。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以上即是對立秋節氣養生的介紹,溫馨提示,在秋季我們可以適當早睡,正好借此以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完全符合“養收之道”的養生原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