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粗糧為什麼有益心血管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 都市人都會飲食過精, 多吃粗糧已經成為了現在飲食的新主張, 既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又能夠養生。 然而, 粗糧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呢?吃多了會不會有問題?怎麼吃才健康呢?

老人兒童粗糧攝入要適量 胃腸疾病人最好少吃或不吃

粗糧裡面往往含有一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素, 有利於降糖降脂;同時, 許多粗糧富含膳食纖維, 對於食不厭精、運動不足、容易便秘的人們來說, 還有助於改善排便狀況。

但是粗糧也有“缺點”, 要知道粗糧相對於精細食物來說, 營養成分相對肯定是比較少的;同時,

它還可能引起微量營養素吸收障礙。 對於一個食不厭精、營養過剩的人來說, 吃粗糧是有益的補充;可如果一個人只吃粗糧, 其他營養素攝入不足, 或者消化吸收能力很差, 那必須警惕, 伴隨粗糧而來的營養不良問題。

對於老人和兒童而言, 在粗糧攝入上要適量。 前者往往吸收功能差, 吃粗糧有益但過量導致營養不良就不好了;後者正在長身體階段, 需要大量營養元素, 吃太多營養不良也不成啊。 另外, 粗糧可以增加腸道蠕動, 對有便秘的人來說是救星, 可如果本來就是腸炎腹瀉的患者, 吃得越多就可能拉得越厲害;粗糧含嘌呤量高, 如果本身就有高尿酸血症就更要小心了, 吃多了會引起痛風。

而有胃腸疾病、腎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患者, 最好少吃甚至不吃粗糧。

要提防“假粗糧”

目前, 市面上有些粗糧未必是真正的“粗”。 如燕麥片, 它在粗糧裡面可以名列前茅, 但一些加工後的麥片中, 添加了大量的香精、奶精、糖, 這樣口感好了, 卻算不上粗糧了。 在選購粗糧時最好以天然為主, 如果是加工後的產品, 要看一下食品標籤, 確定其中的成分。

“粗中有細”最有益

所謂的“粗中有細”就是粗糧和細糧摻和起來吃。 如“玉米+大麥面”組成的“二合一”面, 甚至“三合一”、“四合一”的主食, 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家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 在一天三餐中分開安排, 1-2餐粗糧, 1-2餐細糧。 這樣既能攝入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微量營養素,

又可以改善餐後血糖, 同時還不會造成嘌呤過多的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