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年齡在40歲以上的胃潰瘍病人, 潰瘍病症狀在不明因素下驟然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原來治療效果較好的藥物, 突然出現治療效果不佳, 病人出現原因不明的低熱, 一般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下, 這可能是惡性病變的徵兆。
胃潰瘍病情惡化的四大徵兆
徵兆一:疼痛性質的改變。 胃潰瘍為飽餐痛, 疼痛在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 至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 一旦疼痛性質發生了改變, 成為持續性的無規則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減輕, 應警惕。
徵兆二:明顯消瘦。 胃潰瘍病人短期內出現容易勞累、疲憊、乏力、食欲減退,
徵兆三:出現上腹飽滿、膨脹, 包塊。 胃潰瘍一般不會形成腹部包塊, 如果在心窩部摸到包塊, 質硬, 表面不光滑, 迅速增大, 按壓有疼痛, 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部、胸部、心前區, 甚至胸骨後。 隨包塊的增大, 嘔吐也隨之加重, 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惡變。
徵兆四:無法解釋的黑便。 如果潰瘍病人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黑便,
那麼, 胃潰瘍有什麼食療偏方?
蚤休20克, 鮮豬肚1只。 用法:在豬肚內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 紮緊豬肚兩端。 再加水及鹽文火慢煲, 最後倒出藥渣, 喝湯食肉。 每隔4天用1劑, 連用一月左右。
韭菜白300克, 鮮蜂蜜250克, 鮮豬油200克。 用法:將前味藥烤幹研粉, 後兩味拌勻成蜜油。 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 每日3次, 連用1—3周。
烏賊骨50克, 浙貝母200克。 用法:上兩味共研細末, 混勻即得。 每日兩次, 每次4克, 連服1—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