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生子是每個人生命中很美好的一部分, 但是對於有心臟病的女性朋友們來說懷孕是她們嚮往又擔憂的事, 有心臟病能懷孕嗎?心臟病女性的懷孕過程異常艱辛, 因為如果患有嚴重心臟病的女性懷孕非常危險, 更容易在分娩過程中出現心力衰竭, 導致母子死亡。
患心臟病能懷孕嗎?
心臟病婦女能否懷孕, 關鍵要視心臟的功能和疾病的性質來決定。
如果心臟病變較輕, 能勝任日常體力活動或輕便勞動者, 在懷孕和分娩時發生心力衰竭及其它併發症、紫紺的機會較少, 而且年齡在35歲以下,
如果心臟病變較嚴重, 輕微勞動便出現心悸、氣急者, 則不宜懷孕, 因為這類病人的妊娠、分娩和產褥期心力衰竭的發生率超過百分之四十七。 如果孕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伴有青紫的, 胎兒流產、早產或死胎的風險性則更大。
先天性心臟病還有遺傳傾向。 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那麼, 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為百分之二, 是一般人群發病率的6倍。 但患無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婦女, 還是可以懷孕的。 有人報告93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235次妊娠中, 發現僅22名早產, 其餘213名嬰兒均存活。
此外, 先天性心臟病畸形嚴重伴有紫紺, 風濕性心臟病重度二尖瓣狹窄、嚴重心律失常,
心臟病婦女妊娠期應注意哪些問題?
務必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該明確是否能夠繼續妊娠。 如果因妊娠而導致心功能不全, 心臟負擔不了加大了的負荷者, 應考慮終止妊娠。
經過醫生檢查後, 認為可以繼續妊娠者, 應與醫生密切配合, 定期做孕期檢查。 檢查頻度要比正常孕婦高,
在分娩過程中不要過度緊張, 密切與助產人員配合, 遵從醫囑, 以免因精神緊張與配合不利而加重心臟負擔。
此外, 由於遺傳的關係, 孕婦本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者, 其胎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也大一些。 所以, 孕期必須定期做好產前檢查, 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若有異常應堅決果斷儘快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