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眼睛見風流淚原因及治療方法

每當一遇冷風刺激, 就會出現反射性地流淚, 這種現象醫學上稱迎風流淚。 中醫認為, 目為肝竅, 淚為肝液, 肝腎同源, 故迎風流淚多與肝腎兩經有關。 流淚也有冷、熱淚之分, 若肝腎兩虛、氣血不足, 導致眼竅失養, 稍遇冷風易出現冷淚;若肝經鬱熱, 複感受風邪, 則可能引起熱淚湧出。 不過, 臨床以迎風流冷淚居多, 冷淚多虛, 且以老人易發或多見。 現介紹中醫分型治療迎風流淚的一些常見治療方法如下。

1、氣血兩虛型

多是由於素體虛弱, 或久病耗氣傷血, 氣血兩虛不能收攝淚液所致。 症見淚溢頻繁, 淚液清冷,

不耐久視, 勞累後加劇, 外出迎風更甚, 伴有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 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治宜益氣養血、祛風止淚。 方用八珍東加減:當歸、黨參、熟地各15克, 白芍、白術、茯苓各12克, 防風、白芷各10 克, 細辛3克, 川芎、甘草各6克。 水煎服, 每日l劑。

中成藥可選用歸脾丸、十全大補丸、八珍丸等。

2、肝腎陰虛型

常因肝腎虛弱, 精血虧耗, 虛風內生, 上攻雙目而發病。 症見眼睛不紅不腫, 淚下無時, 淚液清稀, 流出時無熱感, 久流失治則視物昏暗, 伴有雙目乾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口苦咽幹、小便短赤, 舌質紅幹少津。 治宜滋補肝腎、熄風止淚。 方用杞菊地黃東加味:熟地、山藥、丹皮、山茱萸、枸杞子、茯苓各15克, 澤瀉、菊花、木賊、刺蒺藜、大棗各12克, 石決明、生牡蠣各20克,

炙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l劑。

中成藥可選用明目地黃丸、杞菊地黃丸、複明膠囊等。

3、肝經鬱熱型

多因肝膽火盛, 循經上炎, 目受熱灼, 複加外感風熱侵襲而引起。 症見雙目淚溢頻繁, 淚下黏濁, 淚出時有熱感, 或見雙目紅腫, 刺癢, 羞明畏光等, 常伴見頭痛、耳鳴口苦、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小便短黃, 苔黃, 脈弦數等。 治宜疏肝清熱、祛風止淚。 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生地、柴胡、黃芩各 15克, 山梔子、荊芥、防風、薄荷各 12克, 夏枯草、木賊各20克, 龍膽草、淡竹葉、當歸、生甘草各10克。 水煎服, 每日l劑。 另外, 配合用黃連、金銀花、桑葉、黃柏各10克, 煎湯後熏洗雙眼, 能提高療效。

中成藥可選用龍膽瀉肝丸、當歸蘆薈片、明目上清丸。

4、肝血不足型

因平素肝血不足, 淚竅虛損,

突遇風邪外襲而致淚出。 症見眼無赤痛, 迎風流淚, 兼頭暈目眩、面色少華, 舌淡苔白薄, 脈細無力。 治宜養血祛風。 方用止淚補肝散加減:當歸、熟地、白芍各15克, 白蒺藜、防風、荊芥、羌活各12克, 川芎8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中成藥可選用四物合劑、當歸補m膠囊(口服液)、歸脾丸(顆粒)等。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19歲學生,每天頭痛,原因及治療?

    這種情況考慮神經性頭痛,植物神經失調引起。 指導意見: 可以服用正天丸,複方羊角顆粒,穀維素,維生素B1治療,療效較好。平時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堅持適量的鍛煉,增強體質,使自主神經的調節功能增強,使...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急性淋巴管炎的發生原因及治療方法?

    急性淋巴管炎是由於細菌從皮膚破損處感染侵入淋巴流引起,致病菌多為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症狀有病變部位有觸痛,可以出現紅線,並向近心端延伸,淋巴結腫大,可以伴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疼... [詳細答案]

  • 1回答

    耳鳴的原因及治療

    病情分析:神經性耳鳴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一般認為多與血管問題,病毒感染導致神經病變,自身免疫問題,腎虛等因素有關.該病尚沒有根治方法和特效藥物,可在醫生指導下針對發病原因用中藥進行治療,可改善症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口臭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引起口臭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殘渣和血液在口腔內經細菌分解而腐化。口臭還可能是腸道疾病、宿便等引起的,這個得去檢查你的腸道和胃部了,如果這也沒出問題,那麼可能就是飲食習慣不佳引起宿便過多引起的口臭。這口... [詳細答案]

  • 1回答

    偏頭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偏頭痛的誘發因素包括:情緒因素、飲食因素、氣候因素、藥物因素等。其他誘因,如過多睡眠、高原環境、屈光異常等。 它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約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出現一側頭部一跳一跳的...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