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的直接發病原因是心肌供血的絕對或相對不足, 因此, 各種減少心肌血液供應和增加氧消耗的因素, 都可誘發心絞痛。 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於冠心病。 有時, 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或失控的高血壓也能引起心絞痛。
1.急性心肌梗死, 本病疼痛部位與心絞痛相仿, 但性質更劇烈, 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 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並有發熱, 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緩解。 心電圖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導聯ST段抬高, 並有異常Q波。 白細胞計數及肌酸磷酸激酶、門冬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紅蛋白、肌凝蛋白輕鏈等增高,
2.X綜合征, 本病為小冠狀動脈舒縮功能障礙所致, 以反復發作勞累性心絞痛為主要表現, 疼痛亦可在休息時發生。 發作時或負荷後心電圖可示心肌缺血、核素心肌灌注可示缺損、超聲心動圖可示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 但本病多見於女性,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不明顯, 疼痛症狀不甚典型, 冠狀動脈造影陰性, 左心室無肥厚表現, 麥角新堿試驗陰性, 治療反應不穩定而預後良好, 則與冠心病心絞痛不同。
3.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絞痛包括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風濕熱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狀動脈炎、梅毒性主動脈炎引起冠狀動脈口狹窄或閉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等均引起心絞痛,
4.肋間神經痛、本病疼痛常累及1~2個肋間, 但並不一定局限在前胸, 為刺痛或灼痛, 多為持續性而非發作性, 咳嗽、用力呼吸和身體轉動可使疼痛加劇, 沿神經行徑處有壓痛, 手臂上舉活動時局部有牽拉疼痛, 故與心絞痛不同。
此外, 不典型的心絞痛還需與食管病變、膈疝、潰瘍病、腸道疾病、頸椎病等所引起的胸、腹疼痛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