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併發症

十二指腸潰瘍是我們熟悉的一種胃腸病, 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上腹痛及上腹不適等, 還有部分患者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比如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後燒灼感、噁心、嘔吐、納差等。 但是部分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的症狀, 知道出現併發症。 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併發症有出血、穿孔、癌變、幽門梗阻等。 具體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十二指腸潰瘍的併發症。

1、出血

出血是潰瘍發生到一定的程度的侵蝕到潰瘍周圍的血管, 使血管破裂所致。 其出血量的多少及對病人生命的危害程度取決於受到損傷的血管的大小,

當潰瘍損傷的為毛細血管時, 一般對病人危害較小, 也不容易被發現, 僅僅在大便隱血檢查時才被發現;而較大血管受損時, 可能出現嘔血或者黑便甚至解鮮紅。 一般患者在出血前可出現各種消化道症狀加重的情況, 但當出血停止後上腹部疼痛反而減輕甚至消失。

2、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近期資料表明, 男女潰瘍病患者每年發生穿孔的比率分別為0.8%和0.3%, 其中大多數患者有大量吸煙史, 上述穿孔發病率尚未統計有關老年人大量應用ASA/NSAIDs的影響, 而目前這部分患者穿孔的發病率正在升高, 至於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幽門螺桿菌陰性但使用ASA/NSAIDs者或兩種危險因素並存的患者, 發生穿孔的相對危險性, 目前尚不清楚。 潰瘍穿孔常急驟起病,

一開始即伴發全腹劇痛, 腸鳴音消失及明顯的腹肌緊張(板狀腹), 患者不願移動, 有瀕死感, 穿孔可為潰瘍的首發表現, 尤其多見於應用ASA/NSAIDs或卓-艾綜合征的病人。

3、幽門梗阻

幽門管的潰瘍可致幽門括約肌痙攣, 潰瘍周圍粘膜組織充血水腫, 妨礙食物從胃向十二指腸的推送運動過程, 可造成暫時幽門梗阻。 在潰瘍癒合後, 因瘢痕形成或周圍組織粘連引起幽門口持續性的狹窄。 表現為胃排空時間延長, 上腹疼痛, 脹滿不適, 餐後加重, 常伴有胃蠕動波、蠕動音、震水音;後期無蠕動波但可見擴大的胃型輪廓, 往往大量嘔吐, 吐後上述症狀減輕或緩解, 嘔吐物常為隔宿食物, 味酸臭。 幽門梗阻有器質性和功能性兩種。

前者是因慢性潰瘍引起黏膜下纖維化, 導致瘢痕性狹窄, 內科治療無效, 常需外科手術治療, 後者由於潰瘍周圍組織炎症引起充血水腫和幽門反射性痙攣所致, 內科治療有效。

4、癌變

與胃潰瘍不同, 多數學者認為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不發生癌變。

5、穿透性潰瘍

與穿孔不同, 潰瘍穿透(penetration)至毗鄰臟器如肝, 胰腺或膽道系統, 極少引起嚴重後果, 臨床可表現為腹痛加重, 失去節律性, 局部壓痛加重, 藥物需要量增加或出現其他疾病的表現, 如胰腺炎或膽管炎, 最常見的表現是胰腺炎, 大多數病例嚴格內科治療效果良好, 僅少數患者需外科治療。

6、胃出口梗阻

慢性十二指腸潰瘍均可引起瘢痕形成, 從而影響胃的排空, 這種情況稱為胃出口梗阻,

患者常主訴進食後上腹脹滿, 早飽感及嘔吐幾小時甚至幾天前的臭宿食, 嘔吐可在晚上加重;嘔吐與潰瘍疼痛的關係不確定, 嘔吐物常常含有消化不良的上一餐食物, 嘔吐後上腹不適或疼痛可暫時緩解, 長時間的胃出口梗阻常表現出輕微的疼痛和較長時間間隔的嘔吐發作, 此時患者體重下降明顯, 並且導致最終在一次急性發作時達到頂點, 伴隨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慢性出口梗阻病人可出現低氯性堿中毒, 手足抽搐, 體重下降, 有時可合併吸入性肺炎。

求醫網溫馨提示: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 不可過分疲勞, 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還會妨礙潰瘍的癒合。 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係,

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 根據節氣冷暖, 及時添減衣被。 建議患者忌辛辣刺激飲食以及煎炸燒烤食物, 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飲食規律, 應用奧美拉唑, 康復新液, 阿莫西林等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