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是目前最常見、最多發的疾病之一。
醫生和患者或許都有共同的體會,
治療潰瘍病並不難,
很多藥物亦頗有療效,
但問題是治療不徹底,
“治癒”之後很快又會復發;一而再,
再而三,
令人傷透腦筋。
於是,
潰瘍復發的問題,
長期以來一直成為醫學難題。
為什麼潰瘍病容易復發?皆因沒能很好地解決潰瘍癒合品質的問題。
以往判定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療效,
主要看“癒合率”,
潰瘍一旦癒合,
就被認為“治癒”了。
殊不知這種“癒合”很可能是表面現象,
而實質潛伏著隱患。
猶如一項建築工程,
澆灌的混凝土品質不好,
如何提高潰瘍癒合品質?關鍵是解決黏膜細胞再生與功能重建的問題。 最近推出的國家一類新藥“欣洛維”(胸腺蛋白口服液)正是著眼於提高潰瘍癒合品質而研製的。 大量的研究證實, “欣洛維”能促進潰瘍部位上皮細胞再生及黏膜下組織與微細血管的重建, 加速黏膜細胞的分化, 同時促進再生黏膜功能的恢復, 增加保護介質的合成分泌, 從而有效地保護胃黏膜。 數千例臨床觀察表明, 由於“欣洛維”提高了潰瘍癒合品質, 使復發率大大降低, 從而實現了潰瘍病治療上的突破。
1990年末, 在夏威夷國際消化會議上, 美國一位消化病權威首先提出了“潰瘍癒合品質”的概念,
因此, 評判潰瘍藥物的療效, 應以其能否真正提高“潰瘍癒合品質”為客觀標準, 而把潰瘍愈合速度放到次要地位。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以往常用的抑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