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又叫做消化性潰瘍。 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 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 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潰瘍病。 由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 醫生有時難以區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 或胃、十二指腸潰瘍。 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
潰瘍病屬於祖國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範疇。 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饑飽癆“等。
潰瘍病以反復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 常伴有暖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 甚至還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 在胃腸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保健方法多種多樣, 這裡我們就先瞭解一下消化性潰瘍的保健糕點和保健茶, 長期食用和飲用, 不僅美味而且可以保健, 何樂而不為呢?
消化性潰瘍的保健藥茶
牛奶蜂蜜飲
[原料]鮮牛奶250毫升, 蜂蜜50克, 白芨6克。
[制法]將鮮牛奶煮沸後加入蜂蜜、白芨, 調勻即成。
[功效]補虛和中, 益氣養胃。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胃疼纏綿、不思飲食、大便幹結、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等。
甜鹹小白菜飲
[原料]小白菜250克, 鹽少許, 白糖適量。
[制法]小白菜洗淨剁碎, 加鹽醃10分鐘, 用紗布包紮絞汁, 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 止津, 養胃。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胃痛較劇、胃中灼熱、反酸嘈雜、心煩易怒、口幹口苦、便秘等。
[注意]每日3次, 空腹飲用。
佛手枯草茶
[原料]鮮佛手12克, 鮮夏枯草24克, 白糖或冰糖適量。
[制法]鮮佛手洗淨切片, 夏枯草淘洗乾淨切節。 將二物同入杯中, 放入少量白糖或冰糖, 沖入沸水, 加蓋悶15~30分鐘, 取汁當茶喝。
[功效]疏肝散鬱, 和胃止痛。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上腹疼痛較劇、痛無定處、胃中灼熱、反酸嘈雜、心煩喜怒、口幹口苦、便秘尿黃等。
糖蜜紅茶飲
[原料]紅茶5克, 蜂蜜、紅糖適量。
[制法)將紅茶置於保溫杯中, 用沸水沖泡, 加蓋悶10分鐘, 加入紅糖和蜂蜜即成。
[功效]和中潤燥, 養胃止痛。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胃痛纏綿、久痛不愈、不思飲食、口幹便結、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等。
辣椒種子飲
[原料]辣椒種子適量, 生薑、紅糖適量。
[制法]將辣椒種子放入鍋內, 加水、生薑、紅糖適量, 煎沸即成。
[功效]溫中健胃, 散寒除濕。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胃部冷痛、遇冷加劇、喜熱喜按、嘔吐清水、大便稀溏等。
消化性潰瘍的保健糕點
玫瑰棗糕
[原料]玫瑰6克, 紅棗150克, 慈菇60克, 核桃仁30克, 雞蛋2個, 紅苕90克, 豬板油120克, 生豬網油160克, 瓜片15克, 白糖100克‘
[制法]將紅棗置火上燒焦棗皮, 燒至起黑殼後人冷水泡5分鐘,
將棗泥、板油、紅苕泥裝入盒內, 將雞蛋打破後攪勻, 再加入核桃仁、瓜片、慈菇、白糖、玫瑰和勻。 將豬網油鋪於碗內, 網油邊吊在碗外邊, 把拌好的泥放入碗內, 抹平, 網油邊搭轉來蓋著, 再用濕棉紙密封, 上籠, 置旺火上蒸40分鐘, 出籠翻扣入盤內, 揭去豬網油, 撒上白糖即成。
[功效]調和肝脾, 滋生陰血。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胃脘隱痛、胸脅不舒、反酸、噁心、易怒、大便幹結、頭暈心悸等。
藕粉糕
[原料]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
[制法]將以以上原料同放盆中和勻, 加水適量, 揉成麵團, 上籠蒸15~20分鐘即成。
[功效]補虛, 養胃, 止血。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消化性潰瘍體虛食少、吐血、便血等。
[注意]每次50~150克, 每日1~2次, 或作主食或作點心, 溫熱服食。
栗子糕
[原料]板栗500克, 白糖250克。
[制法]板栗水煮30分鐘, 待冷去皮, 放碗中, 上籠蒸30分鐘取出, 方口白糖, 壓成栗子泥, 放入搪瓷盤內, 切成4釐米長、3釐米寬的塊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 止血。
[適應證]老年消化性潰瘍體虛、吐血、便血等。
清明菜糕
[原料]鼠曲草嫩苗、米粉(或玉米粉)、白糖各適量。
[制法]鼠曲草嫩苗生用或用水略煮, 與麵粉、白糖加水和勻, 做成糕團, 蒸熟即成。
[功效]和胃調中。
[適應證]適用於老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