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最需要防止的就是燒傷意外, 如果方法或在操作中出現失誤都會容易造成燒傷。 今天, 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怎樣防止拔火罐不燒傷, 讓你更加安全的拔火罐, 一起來看看吧。
拔火罐易燒傷的原因
拔火罐主要用於治療風濕、腰痛和叮咬火毒類皮膚病等, 是較為常見的中醫治療方法, 但燒傷很罕見。 專家指出, 拔火罐針對疾病的不同, 運用方式分為閃罐、留罐和走罐3種, 其中拔罐的方式分為投火法、貼棉法和閃火法。
所謂閃火法, 需要先用棉球蘸取濃度為95%的酒精, 用鑷子夾起棉球點燃, 隨後將點燃的火球在罐內輕轉1-3圈,
“拔罐”的原理在於起到局部“負壓”的作用,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疏通經絡減輕局部炎症和痛症。 中醫說“不通則痛, 不榮則痛”, 拔罐因此多治療風濕病、腹痛等。
一般情況下, 四季都可進行拔罐治療, 但體質虛弱者慎用。 需要注意的是, 孕婦的腰骶部和腹部不能做拔罐。 有人在做拔罐時出現皮膚起皰的症狀, 這是留罐時間太長所致, 引起了皮膚燙傷, 大的水皰可用消毒針挑破後, 用龍膽紫消毒並包裹紗布, 以免感染。
接下來, 就來告訴你防止拔火罐燒傷的方法吧。
拔火罐防止燒傷的方法
酒精棉球別碰罐口。 拔罐前, 要先將罐中的空氣排出後才能形成負壓使用。 有的人用投火法, 即用棉球或紙蘸上酒精後投進去, 但這比較容易起火。 吳鳳傑技師建議, 在家可用閃火法, 用棉球蘸些酒精或白酒, 把棉球點燃, 用鑷子或鉗子夾著放入罐中, 三五秒後立即拿出來, 這樣玻璃罐中氧氣迅速消耗, 形成真空, 就可以直接拔罐了。 如果燃燒時間太長, 空氣會重新進去, 沒有負壓產生, 就拔不起罐;若時間短了, 空氣沒有消耗盡, 同樣拔不起罐。
檢查罐口是否光滑。 由於拔罐時所產生的負壓較大, 如果瓶口不光滑, 很容易在起罐時紮傷皮膚, 在皮膚上留下創面。 因此, 玻璃罐使用之前一定要用手摸摸瓶口是否光滑,
起罐時別硬扯。 由於罐吸附在皮膚上, 起罐時如果生拉硬拽, 會感覺非常疼, 起罐時手法要輕緩, 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 按壓一下, 使氣漏入, 罐子即能脫下。
留罐別超過20分鐘。 拔罐的時間並非越長越好, 15~20分鐘即可, 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如果皮膚特別嬌嫩, 則不宜超過15分鐘。
拔火罐一定要多注意以上幾點細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