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是一種很好的幫助身體恢復健康的中醫診療法, 很多人用來活血化瘀、解乏除病、治療嗓子疼痛等等氣血性病毒疾病。 痧主要是以治病為主, 其次才是保健作用。 刮痧包括頭部, 肩部, 四肢, 胸部, 背部等多種手法。 但刮痧具有諸多注意事項, 並非隨便就能使用。
背部刮痧好處多
首先背部刮痧的原理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 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 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 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背部刮痧好處一:活血祛瘀,
背部刮痧好處二:背部刮痧療法對疼痛性疾病, 感冒發熱, 亞健康狀態, 防病保健以及輕度臟腑功能失調有很好的療效。
背部刮痧的好處三:舒筋通絡, 背部刮痧, 消除了疼痛病灶, 肌緊張也就消除;如果使緊張的肌肉得以鬆弛, 則疼痛和壓迫症狀也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 同時有利於病灶修復。
背部刮痧好處四:排除毒素, 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 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 血流及淋巴液增快, 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 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
中醫:刮不出痧可能氣血虛
從中醫來講, 泄法主要針對實症, 把身體多餘的能量、毒素通過刮痧等方式加快排泄出體外。 刮痧主要是以治病為主, 其次才是保健作用。 如果過度使用泄法, 有可能使人更加疲憊, 甚至還可能加重疾病。 現在很多人會自行刮痧, 但有的人一刮就出痧, 有的人皮膚都刮破了也沒有痧出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專家解釋說, 不出痧不是因為刮的力量不夠, 而是體質偏虛, 氣血不夠充盛, 頂不出痧來。 刮痧、放血都比較適於治療實性體質的人和實性的疾病, 比如嗓子疼、扁桃體發炎化膿等。 刮出的痧、放出的血, 其實是自己的氣血宣透了出來,
中醫講“久病無實”、“久病必虛”, 慢性病一般會導致氣血不足, 需要用補的辦法, 穴位貼或者是艾灸使用的藥物都是溫熱的, 再選擇有補益作用的穴位, 效果和吃補藥類似。 而急性病很多屬於氣血瘀滯, 可以通過放血、刮痧等辦法, 通過激化矛盾驅邪。 如果在治療頭疼時刮不出痧, 可以試試用吹風機裡的熱風對著脖子後面吹吹, 人體和受風有關的穴位都在那個部位, 吹熱風有散風的效果
常見刮痧方法
角揉法
用刮痧板厚邊棱角在人體體表穴位、病灶點附近進行迴旋擺動運動, 稱為角揉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 以厚邊棱角邊側為著力點或厚棱角面側為著力點, 著力于患者皮膚(穴位或病灶點),
注意事項:用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於患部皮膚穴位處或刮痧、走罐出痧後的病灶點處。
邊揉法
用刮痧板厚邊在施治皮膚上或刮痧出痧部位並以“病灶點”附近為其重點, 進行前後左右、內旋或外旋揉動的方法, 稱為邊揉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 以薄邊對掌心, 厚邊為著力點, 著力于患者皮膚, 將手腕及臂部放鬆, 使手握刮痧板, 腕部靈活自如的旋動。 動作應連續, 著力由輕漸漸加重, 再由重漸漸減輕, 均勻持續而輕柔的旋轉, 具體施治部位局部軟組織及肌肉的薄厚, 決定施力之輕重。
注意事項:用刮痧板厚邊著力於患部, 以腕的迴旋隨之移動, 避免觸打或跳躍。 此法適用於全身各部位, 局部操作時間以20~30次或5~10分鐘為宜。
角推法
用刮痧板厚邊棱角在人體膚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點)稍施壓力, 做單方向直線推移運動, 稱為角推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 以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為著力點, 著力於體表穴位或病灶點, 施術者上肢肌肉放鬆、沉肩、垂肘、懸腕, 將力貫注於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 並有節奏地往返呈直線向前推進, 注意用腕部的擺動帶動刮痧板厚邊棱角的擺動, 使之產生持續均勻的推力與壓力作用於經絡、穴位、病灶點。
注意事項: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于體表, 施推過程中, 腕部要擺動自如、靈活、不可跳躍或略過。 此法可為用刮法刮痧出痧後的配套手法。亦可單獨使用(但需先塗刮痧潤膚油或乳)。
按法
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著力於一定的腧穴或體表部位上,逐漸加深施力,按而留之,謂之按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為著力點,著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由淺入深而緩慢地著力,以臂腕之合力以貫之。用力平穩,逐漸加重,當達到一定深度(以受術部位有明顯酸麻脹痛感為度),稍作停留(約5~10秒左右),然後輕緩提起,一起一伏,反復10餘次。
注意事項: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與肌膚做直上直下的按壓,胸肋部一般禁用。
點法
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運用)著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壓深層組織的手法,稱之點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邊側為著力點或以刮痧板薄棱角邊側靠棱角端為著力點,著力於體表一定的穴位。本法是一種較強的手法,用力要逐漸加重,使患者產生強烈的得氣感(酸、麻、脹、痛的感覺)。點法在治療中,一般都針對肌肉較豐厚的穴位或病灶點,以及關節縫隙、骨頭之間的狹小部位等,如環跳穴可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點,膝眼穴可用刮痧板薄邊棱角點。
注意事項:本法作用於人體上,刺激都是很強烈的,一般以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為主,薄邊棱角著力少用(僅用於膝眼等穴)。操作中忌用暴力,而應按壓深沉,逐漸施力,再逐漸減力,反復操作。亦可在使用時略加顫動,以增加療效。
拍法
以刮痧板面為工具拍擊需施治穴位或部位,稱為拍法。
操作要領:施術者以單手緊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面為著力點在腕關節自然屈伸的帶動下,一落一起有節奏地拍而打之。一般以腕為中心活動帶動刮痧板拍打為輕力,以肘為中心活動帶動刮痧板拍打為中力,在拍打施力時,臂部要放鬆,著力大小應保持均勻、適度,忌忽快忽慢。此法常用於肩背部、腰部及上下肢如肘窩和窩。
注意事項:操作中不宜用暴力,小兒及年老極虛者慎用。
此法可為用刮法刮痧出痧後的配套手法。亦可單獨使用(但需先塗刮痧潤膚油或乳)。按法
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著力於一定的腧穴或體表部位上,逐漸加深施力,按而留之,謂之按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為著力點,著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由淺入深而緩慢地著力,以臂腕之合力以貫之。用力平穩,逐漸加重,當達到一定深度(以受術部位有明顯酸麻脹痛感為度),稍作停留(約5~10秒左右),然後輕緩提起,一起一伏,反復10餘次。
注意事項:刮痧板厚邊棱角面側與肌膚做直上直下的按壓,胸肋部一般禁用。
點法
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運用)著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壓深層組織的手法,稱之點法。
操作要領: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邊側為著力點或以刮痧板薄棱角邊側靠棱角端為著力點,著力於體表一定的穴位。本法是一種較強的手法,用力要逐漸加重,使患者產生強烈的得氣感(酸、麻、脹、痛的感覺)。點法在治療中,一般都針對肌肉較豐厚的穴位或病灶點,以及關節縫隙、骨頭之間的狹小部位等,如環跳穴可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點,膝眼穴可用刮痧板薄邊棱角點。
注意事項:本法作用於人體上,刺激都是很強烈的,一般以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為主,薄邊棱角著力少用(僅用於膝眼等穴)。操作中忌用暴力,而應按壓深沉,逐漸施力,再逐漸減力,反復操作。亦可在使用時略加顫動,以增加療效。
拍法
以刮痧板面為工具拍擊需施治穴位或部位,稱為拍法。
操作要領:施術者以單手緊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面為著力點在腕關節自然屈伸的帶動下,一落一起有節奏地拍而打之。一般以腕為中心活動帶動刮痧板拍打為輕力,以肘為中心活動帶動刮痧板拍打為中力,在拍打施力時,臂部要放鬆,著力大小應保持均勻、適度,忌忽快忽慢。此法常用於肩背部、腰部及上下肢如肘窩和窩。
注意事項:操作中不宜用暴力,小兒及年老極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