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刮痧, 我們都或多或少的瞭解一些。 無論是刮痧, 還是按摩、拔罐等, 都是以穴位為基礎的, 刮拭不同的部位、穴位能起到不同的保健功效。 那麼刮痧常用的部位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刮痧常用的部位及功效。
1、刮頸部, 活血舒筋
頸肩不適是伏案工作者的“通病”, 刮痧可以活血舒筋, 改善局部氣血淤滯的狀態。 主要選擇三條路線, 即後髮際中點向大椎穴, 以及後髮際兩個外角上緣分別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 另外, 感冒時刮拭這個部位還具有祛風解肌的作用。
2、刮手腳, 行氣通絡
手腳冰涼在女性並不少見,
3、刮眼周, 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過眼保健操, 對其中的幾個穴位非常熟悉。 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 能對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先用刮痧梳點按睛明穴, 然後以睛明穴為起點, 外眼角為終點, 分別從上眼眶和下眼眶兩個方向刮拭。 能改善眼睛周圍的經絡氣血運行, 緩解視疲勞、乾澀。
4、刮頭部, 健腦助眠
頭部是全身陽經彙聚的地方。 清晨剛起床, 用刮痧梳刮拭頭部, 不僅能振奮陽氣使人神清氣爽,
頭部迴圈的經脈有督脈、膀胱經、膽經三焦經, 頭部刮痧是給大腦補充氧氣, 有助於迅速緩解腦缺氧的各種症狀, 消除腦疲勞, 益智健腦, 延緩大腦衰老。
頭部是人體的縮影, 是全身各臟腑器官的全息穴區, 全身經絡所有的陽經部上述於頭部, 這些經脈通達全身, 所以刮拭頭部的全息穴區和經脈, 不但可以給大腦補充氧氣, 改善血液迴圈, 促進組織細胞新陳代謝, 還間接的增強五臟六腑的功能, 對臟腑經絡失調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頭部刮痧有診斷作用, 根據各經脈穴位和全息穴區的陽性反應可以判斷經脈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 技術是根據中醫理論, 氣血原理、經絡學、陰陽學的辯證關係, 通過出痧的顏色和斑點形狀達到診病、治病保健的三大功能, 起到消炎、止痛、疏通、驅散、調節的作用, 內病外治, 針對腰腿痛、頸椎痛、月經不調、宮寒、宮冷、乳腺增生、骨質增生、扭傷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