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牙結石
牙垢主要是食物殘渣、口腔粘膜落的上皮、唾液中的粘液素及細菌等混合堆積而成的, 它比較軟, 容易通過刷牙等方法清除掉。
牙結石主要是在軟垢的基礎上加上礦物鹽類, 如鈣鹽沉積而逐漸形成的, 是附著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和其他沉積物的總稱。 牙結石它是一種看起來像是水裡的沉積物一樣的、附著於牙齒頸部的黃色物質。 它比較硬, 與牙齒附著很緊, 一般是刷不掉的, 必須用器械才能刮除掉。
牙石大都是由於口腔不衛生而造成的。 多見於不經常刷牙, 或刷牙方法不正確者,
牙石的形成必須具有兩個條件:
礦化核心機質和礦物質沉澱。
1、進入口腔的細菌, 要成為口腔口菌群中的一種, 必須先在口腔內定居。 唾液中的糖蛋白可在牙面上形成一層1-15微米厚的薄膜(稱獲得性膜), 使細菌附著成為可能。
2、一旦牙面獲得性膜形成, 僅在數分鐘內便有細菌附上去, 層層沉積。 這種細菌性沉積物, 稱為菌斑, 黏性很大, 它為牙石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礦化核心;
3、如牙菌斑長期存留在牙面上, 會逐漸有脫落的壞死組織細胞、白細胞、唾液中的黏液素、蛋白質等附著其上形成黃色或灰白色的軟垢
4、牙石形成所需的無機鹽成分則來源於唾液。 唾液中所含的鈣磷等礦物鹽呈過飽和狀態,
牙石不僅在牙齦邊緣上的牙面上有, 有時在牙頸部或牙根上也有。 牙石對牙齦, 產生機械性壓迫, 造成牙齦血液迴圈障礙, 抵抗力降低, 另外由於牙石是牙菌斑最好停留的部位, 牙石本身有容易吸附更多的細菌毒素。 這些細菌及其毒素和牙石的局部長期刺激, 可使牙齦發生炎症, 出現牙齦組織的水腫、充血、牙齦緣糜爛, 牙齦很易出血。
病人在進食時, 甚至說話、吮吸時牙齦出血,
那麼如何防止牙石的形成呢?
前面我們已說過牙石的形成是由於牙菌斑附著在牙面上開始的, 所以要防止牙石的形成, 應做到:
1、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 最簡便有效地方法就是認真刷牙。 有資料顯示, 高品質的刷牙可除去牙面上90%以上的牙菌斑和軟垢。
2、應注意調整飲食結構, 少進食鬆軟黏性食物, 尤其是兒童少進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適當多進食些纖維性食物,
3、矯治牙列不齊牙齒擁擠、錯位, 消除單側咀嚼的不良習慣, 使所有的牙齒均發揮其咀嚼功能。
4、應每隔半年至一年時間到醫院口腔科檢查1次, 如發現有牙石形成, 及時由醫生去除(俗稱洗牙, 醫學上稱潔治)。 正規的潔牙程式是藥物控制→潔牙→拋光→再用藥物控制和脫敏。 另外, 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是要禁用超聲波潔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