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人的一生共有兩副牙齒。 嬰兒出生7~8個月後乳牙開始萌出, 至2歲半左右陸續萌出20個牙齒。 自6~7歲至12~13歲, 乳牙逐漸脫落, 而為恒牙所代替。 2歲半至6歲左右, 稱為乳牙列。 從6歲左右, 孩子開始換牙, 口內同時有未脫落的乳牙和新萌出的恒牙, 這個時期稱為混合牙列。 一般到13~14歲左右, 孩子口內的乳牙全部脫落, 恒牙萌出完成。 從這時起, 口腔內的牙齒將伴隨我們的餘生, 即使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脫落, 也再無牙齒替代。
牙齒不僅是直接行使咀嚼功能的器官, 與發音、言語及保持面部的協調美觀的等均有密切關係。
口腔不良習慣大部分發生在兒童時期, 是指兒童在一段相對固定的時間間隔內, 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重複做某一個相同的動作, 並持續下去。 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 將引起上下牙齒錯位等多種錯(牙合)畸形。 更值得注意的是, 一種不良的口腔習慣, 有時往往會繼發第二種不良習慣, 如吮手指可造成前牙接觸不充分, 前牙接觸不充分又會繼發吐舌頭的習慣。
“吮指習慣”
正常兒童幾乎都有吮指習慣, 兒童在2歲或3歲前有吮指習慣可視為正常的生理活動, 這種習慣通常在4~6歲以後逐漸漸少而自行消失。 在這之後繼續存在則屬於不良習慣, 可導致明顯的錯(牙合)畸形。 如吮拇指時,
“舔牙習慣”
兒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鬆動的乳牙或初萌的恒牙, 因而形成吐舌或舔牙習慣。 通常有伸舌習慣的兒童, 經常將舌尖伸在上下前牙之間, 使恒牙不能萌至正常位置, 形成局部梭形開(牙合)。 如果換牙時期, 兒童常用舌舔下前牙或鬆動的乳牙, 形成舔牙習慣, 則易促使下前牙向唇側傾斜, 出現牙間隙, 甚至形成反(牙合)。
“咬唇習慣”
不良的咬下唇習慣, 增加了對上前牙舌側及下前牙唇側的壓力, 可造成上前牙唇向傾斜並出現牙間間隙。 阻礙下牙弓及下頜向前發育並壓下前牙向舌側傾斜移位元呈擁擠狀態,
“咬物習慣”
多見咬鉛筆和啃指甲, 還可見咬指、袖口、手帕、被角等。 咬物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 可在該處形成小開(牙合)。
“偏側咀嚼”
正常情況下, 人們是交替使用雙側牙齒咀嚼食物。 偏側咀嚼常見於一側有磨牙深齲, 或有乳磨牙早失, 從而影響了該側牙列的正常咀嚼。 兒童願意用健側咀嚼食物, 形成一側咀嚼習慣。 偏側咀嚼下頜經常偏向咀嚼側運動, 牙弓向咀嚼側旋轉, 致下前牙中線偏移, 顏面左右兩側發育不對稱。 同時被廢用的一側, 牙齒因為沒有進行咀嚼,
“用口呼吸”
正常情況下, 我們都是在用鼻子呼吸, 但如果出現扁桃體肥大、鼻甲肥大、鼻中隔彎曲、鼻炎等病症, 往往會引起鼻腔的部分阻塞。 張口呼吸習慣:可造成上牙弓狹窄、齶蓋高拱、上頜牙前牙前突或擁擠不齊, 甚至導致開唇露齒、牙齦肥厚增生、牙齦出血。
“大人幫助咀嚼喂孩子”
在人們的口腔中, 正常存在著很多病毒和細菌, 即使是刷牙, 也不能把它們完全清除。 有些成年人口腔衛生欠佳, 患有各種口腔疾病, 這些致病微生物在口腔記憶體在的更多, 幼兒食入被大人咀嚼過的食物, 會將這些致病微生物帶入體內,
咀嚼訓練可以刺激面部的頜骨和牙弓發育, 並使頜骨和牙弓的關係保持正常, 從而有利於牙齒萌出, 也是日後能使恒牙保持正常排列的一個重要條件。 因此, 隨著月齡增長, 兒童齒齦黏膜逐漸變得堅硬起來時, 尤其長出乳門牙後, 就要不誤時機地給兒童提供半固體或固體食物, 讓他們用齒齦或牙齒去咀嚼, 使咀嚼功能得到訓練。
鍛煉兒童自己的咀嚼能有助於兒童的消化吸收。 調查顯示, 農村兒童的牙齒普遍比城市兒童的牙齒整齊, 消化機能普遍比城市寶寶強, 是因為農村寶寶吃粗糧的多, 自己咀嚼的機會多,消化能力也隨之加強。
“小的時候不用刷牙,長大了再刷”
兒童都喜歡吃甜食,哺乳期也是以甜食為主,而甜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或糖類含量很高,很容易在口腔裡的乳酸桿菌作用下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釉質,使牙齒齲壞。因此,從小就要注意讓兒童養成口腔衛生的習慣。從萌出第一顆牙齒後就要開始刷牙,進食後特別是甜食和甜的飲料後,一定要漱口,晚上睡前一定要刷牙,睡覺前不再吃東西。如果有睡前加餐的習慣,應該在吃完東西後及時漱口刷牙。
同時,注意兒童的口腔中的變化,定期做口腔檢查,請醫生仔細檢查兒童的牙齒有無齲壞或生長錯亂的現象,以便及時進行治療或矯正。
一般來說,3歲以內每隔半年左右就應帶到口腔科檢查一次,及早發現問題。
自己咀嚼的機會多,消化能力也隨之加強。
“小的時候不用刷牙,長大了再刷”
兒童都喜歡吃甜食,哺乳期也是以甜食為主,而甜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或糖類含量很高,很容易在口腔裡的乳酸桿菌作用下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釉質,使牙齒齲壞。因此,從小就要注意讓兒童養成口腔衛生的習慣。從萌出第一顆牙齒後就要開始刷牙,進食後特別是甜食和甜的飲料後,一定要漱口,晚上睡前一定要刷牙,睡覺前不再吃東西。如果有睡前加餐的習慣,應該在吃完東西後及時漱口刷牙。
同時,注意兒童的口腔中的變化,定期做口腔檢查,請醫生仔細檢查兒童的牙齒有無齲壞或生長錯亂的現象,以便及時進行治療或矯正。
一般來說,3歲以內每隔半年左右就應帶到口腔科檢查一次,及早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