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作為一年當中的第一個節氣, 春季養生顯得特別重要。 隨著天氣將逐漸變暖, 此時陽氣生髮, 而肝氣旺盛, 人也容易發脾氣, 所以春季要適時養生。 那麼初春養生都應該做些什麼呢?春季養生吃什麼好呢?下面, 介紹一些春季養生要點與藥膳食療給大家。
1、太陽底下按頭頂
人體有5個穴位, 是和陽氣升發關係最密切的:頭頂凹陷處的百會穴、脖子後最高骨頭下凹陷處的大椎穴、位於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後腰正對肚臍的命門穴和命門兩邊各1.5寸處的腎腧穴。
命門和腎腧穴都與人的腎臟健康息息相關。 每天下午5點到7點, 腎經值班的時候按摩它們最好。 春天還有一件最好的事情, 就是邊曬太陽邊梳頭, 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 在陽光下按摩, 能幫助人增加陽氣, 把它們引進經絡, 滋潤人的五臟。
2、6點起床做早操
最好6點天一亮就起床, 迎著太陽在公園裡做做早操、散散步, 深呼吸以吸收陽氣。 推薦動作:雙手上舉, 弓腰, 摸腳尖, 然後屈膝、站立。 這節操別看簡單, 全身都能鍛煉到, 尤其是腰腹部, 可以讓肝臟達到氣血舒張的目的。 做完操後, 還可以用雙手拍拍肋骨下面, 讓全身氣血順暢, 增強胃腸消化功能。
3、飲食裡面加點甜
春天, 受陽氣影響最大的是人的肝臟。 肝氣旺盛的人春天最容易發脾氣, 動不動就“怒從心頭起”, 這種突然暴發的情緒很容易引起氣血上沖, 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頭疼、眼疼和耳鳴, 甚至是腦出血, 這種人還容易拉肚子。 而肝氣虛弱的人春天常覺得乏力、沒精神, 總是懶洋洋的。
如果你屬於前一種體質, 可以適當吃點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 以滋養肝臟。 而後一種體質的人, 最好在飲食里加點甜。 這個“甜”不是指糖和甜飲料等, 而是土豆、山藥、南瓜、甘蔗、大棗等甘味食物。 它們大多有健脾的作用, 能保護被肝火過旺所傷害的脾胃。
4、多吃香椿和香菜
早春時節, 香椿樹會冒出嫩嫩的綠芽, 掐下嫩芽, 做一盤香椿炒雞蛋, 或者切碎了加點油鹽,
春天最重要的就是養肝、護肝。 最好一周吃一兩次豬肝、羊肝、雞肝等食物。 綠豆、豆漿、生薑也都是幫助肝臟解毒的食物。 春天熬點綠豆粥, 配一盤薑絲炒肉, 能清掃一下自己的肝臟。
初春養生藥膳食療推薦:
1、何首烏煨雞
【材料】何首烏30克, 母雞(約1250克)
【做法】1、將何首烏研成細末, 用紗布包好備用。 將母雞宰殺後, 去毛樁和內臟, 洗淨;將首烏藥袋放入雞腹內, 放入鍋內, 加水適量, 煨熟。 2、從雞腹內取出首烏藥袋, 加食鹽、生薑、料酒適量即成。
【效用】補肝養血, 滋腎益精。 適用於肝腎不足, 頭昏眼花, 失眠等。
【宜忌】濕熱質不宜多服。
2、麥芽青皮飲
【材料】生麥芽30克, 青皮10克
【做法】將生麥芽、青皮洗淨, 一同加適量清水煮沸後去渣。 每日1劑, 代茶飲服。
【效用】疏肝解鬱, 理氣止痛。 適用於消化性潰瘍肝胃不和, 胃脘脹痛, 噯氣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