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膽囊切除可致結腸癌發病率升高

近年來, 有臨床學者在對7000例結腸癌病例作回顧分析後發現, 其中6000例結腸癌患者有膽囊切除史。 且膽囊切除10年以上的人比未切除膽囊的人患大腸瘤和癌的比例由21.8%增加到38.5%, 女性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約70%, 其中右半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2倍。

為什麼膽囊切除後結腸癌發病率會升高呢?

這可以用次級膽酸論來解釋。 肝膽管分泌出的膽酸為初級膽酸, 進入腸道後與細菌接觸變為次級膽酸。 次級膽酸具有致癌或協同致癌作用, 次級膽酸能使結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增強, 容易引起結腸癌變。

又因近端結腸內的次級膽酸濃度較高且右半結腸對次級膽酸的吸收大於左半結腸, 故膽囊切除術後癌種好發於右半結腸。

膽囊功能正常時, 膽汁只發生在進食時排入腸道, 空腹時腸道內並無較多的膽汁常在, 顯然初級膽酸與細菌接觸的機會很少, 因而產生次級膽酸的量很少, 加之正常膽囊的存在, 膽汁中存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 保護腸道粘膜不受外來抗原和次級膽酸的侵害, 當然就減低了結腸癌變的可能性。 但是膽囊切除術後膽囊功能喪失, 不能控制膽汁的排泄和在腸道的停留時間, 因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的流入腸道並與細菌接觸, 產生大量次級膽酸, 從而增加了結腸癌變的危險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