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三叉神經痛症狀與治療

三叉神經是支配頜面部感覺與運動功能的第V對腦神經, 在面部有三個分支, 即三叉神經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 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運動。 三叉神經痛是指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出現的陣發性劇烈疼痛, 歷時數秒或數分鐘, 疼痛呈週期性發作, 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那麼三叉神經痛症狀與治療有哪些呢?

三叉神經痛是神經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見疾病。 據國內統計, 本病發生率約為182/10萬人。 在臨床上通常將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目前尚未能發現病因。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常繼發於局部感染、外傷、三叉神經所通過的骨孔狹窄、腫瘤、血管畸形、血液迴圈障礙等。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人查體及其它輔助檢查中常有異常。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表現有以下特點:

(1)疼痛性質:疼痛發作常無先兆, 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受累神經分佈區域內的撕裂樣、觸電樣、燒灼樣、刀割樣或炸裂樣疼痛, 病人難以忍受, 痛不欲生。

(2)疼痛部位:疼痛常先起始於三叉神經的一個分支, 以後逐漸擴展。

(3)疼痛的觸發點和誘發因素:在三叉神經分佈的範圍內, 有一個或多個皮膚特殊敏感區, 每遇輕微觸動即可引起疼痛發作, 稱為“扳機點”, 其範圍比較局限,

集中在鼻翼部、上下唇、上下齒齦、頰部、眉毛等處。 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刺激如談話、進食、咳嗽、洗臉、剃須、刷牙、打哈欠或吹涼風等都可觸發“扳機點”引起疼痛發作。 因此, 得此病後病人對自己的行動極為小心, 不敢說話、洗臉、漱口, 進食也很少, 以致蓬頭汙面, 甚至引起營養不良、消瘦。

(4)疼痛伴發症狀及體征:三叉神經痛發作時可伴有血管-植物神經症狀, 如患側臉紅、出汗、瞳孔散大、流淚、鼻粘膜充血、流鼻涕、唾液分佈增多, 皮膚溫度增高、腫脹等。

(5)疼痛發作的時限與週期:發作頻繁者常感覺疼痛持續幾小時或整天。 而這種頻繁的發作經數周或數月後可突然自行緩解, 緩解期無任何疼痛, 經一段時間後又可再發。

三叉神經痛最有效的治療是病因治療。

針對病因治療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關鍵。 而發作時的治療多以止痛為目的。 如藥物止痛無效時, 可考慮神經阻滯或手術治療。 這裡介紹幾種常用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1)卡馬西平:每次0.1克, 每日2次, 無效時可增大劑量, 每天增加0.1克, 最大量為每天0.9克。

(2)苯妥英鈉:開始用每次0.1克, 每日3次, 無效時增加劑量, 每日最大量不超過0.6克。 不宜長期服用。

(3)針刺治療:第一支痛可選病側魚腰、攢竹;第二支痛選四白、顴;第三支痛選下關、頰車、配合選用合谷、風池等穴位。

(4)其它:可採用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電熱凝術及其它手術治療, 應由醫生決定和治療。

預防護理:保持精神愉快, 心胸開朗;起居規律, 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

空氣新鮮, 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飲食應富有營養, 加強體育鍛煉;儘量避免觸及能引發疼痛的“扳機點”, 也可在發作間歇時服用維持量的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