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事因犯了錯誤而不能加薪時, 你是打心裡為他遺憾或難過還是暗中竊喜?如果是後者, 那你就是在用別人的不幸來取悅自己心中的惡魔, 你在幸災樂禍。 日前, 研究人員們對這種看似畸形的幸福感有了更深入的認知, 幸災樂禍可以讓人自我感覺良好, 增強自我認同、自我肯定。
荷蘭萊頓大學學者范·戴克指出, “如果有人幸災樂禍, 那這災禍對他而言則是有利可圖的”, 幸災樂禍的人認為, 別人的黴運是罪有應得、活該倒楣, 從而緩解自身的羡慕或忌妒的情緒, 增加對自己的積極評價。
在研究中,
研究發現, 自尊心弱(研究開始前對70名本科生進行了相關情況評估)的學生既容易把優等生視作威脅, 又很容易幸災樂禍。 此外, 不論自尊心強弱, 越是覺得優等生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學生就越是幸災樂禍, 二者成正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 這一現象可能是因為, 幸災樂禍是人們在感受到他人“威脅”時的一種自我肯定。
在後續研究中, 研究人員對半數左右的學生進行了積極評價和激勵, 增加這些學生對自我的肯定, 再由這些學生重複先前的實驗。 結果顯示, 自尊心弱的學生仍很容易因那名優等生的遭遇而幸災樂禍, 仍舊覺得優等生是個威脅, 而那些已能肯定自我的學生則不太會從優等生的不幸中感到愉悅了。
范·戴克告訴記者:“我認為, 自尊心弱時, 人們幾乎會竭盡所能地去取悅自己, 看到有人逢災臨難, 自己便會幸災樂禍。 在這次的研究中, 我們幫助一些人提升了對自我的肯定, 這些人幸災樂禍的情緒便隨即降低, 他們不必再從他人的不幸中去尋找良好的自我感覺。 ”
關於一個人用別人的不幸來取悅自己是不是就意味著他是個壞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