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糖尿病飲食治療, 就是既要控制飲食, 又要合理膳食。 其核心是注意飲食的質和量。 量即飲食的總熱量, 質即飲食結構。 其目的就是:要維持正常生活, 使成年患者能從事勞動、學習等各種正常活動, 兒童患者能正常地生長發育。 要維持正常體重。 肥胖型病人要減輕體重, 消瘦型病人則適當增加體重, 使體重維持在接近標準的範圍內。 減輕胰島B細胞負擔, 通過適當限制飲食, 避免過度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而饑餓療法卻達不到上述的治療目的。
人們要從事工作、學習等活動, 必須進行體力及腦力的活動,
另外, 還有些病人認為, 在血糖過高時實施饑餓療法, 把血糖降下後再吃東西, 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這樣只會使升糖激素更加活躍, 糖尿病更難控制。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的作用不足引起的, 其升糖激素大多是正常或過高。 當饑餓達到一定限度, 血糖也會短暫下降, 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升糖激素的大量分泌, 而這種分泌量往往超過當時的需要量,
如果病人饑餓時間過長, 能量不能得到足夠的外源補充, 就會動員自身體內的脂肪及蛋白質分解。 脂肪大量分解會產生丙酮、乙醯乙酸、B-羥丁酸等有害代謝產物;蛋白質大量分解則可引起一些器官的功能障礙, 出現酮症酸中毒等併發症, 心臟和腎臟等臟器的功能也會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