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腎炎, 又稱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管間質性急慢性損害的臨床病理綜合征。 臨床常分為急性間質性腎炎、慢性間質性腎炎。 那麼, 間質性腎炎是什麼?如何治療?
間質性腎炎以多種原因導致短時間內發生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間質水腫、腎小管不同程度受損伴腎功能不全為特點, 臨床表現可輕可重, 大多數病例均有明確的病因, 去除病因、及時治療, 疾病可痊癒或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轉。 慢性間質性腎炎腎炎病理表現以腎間質纖維化、間質單個核細胞浸潤和腎小管萎縮為主要特徵。
間質性腎炎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去除病因, 控制感染、及時停用致敏藥物、處理原發病是間質性腎炎治療的第一步。
2.對症支援治療
糾正腎性貧血、電解質、酸堿及容量失衡, 血肌酐明顯升高或合併高血鉀、心衰、肺水腫等有血液淨化指征者, 臨床應及時行血液淨化治療, 急性間質性腎炎可選用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 進入尿毒癥期者, 如條件允許, 可行腎移植治療。
(1)促進腎小管再生:冬蟲夏草有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生長、提高細胞膜的穩定性、增強腎小管上皮細胞耐受缺氧等作用, 對小管間質性腎炎有一定治療。
(2)免疫抑制劑: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變態反應等免疫因素介導的間質性腎炎,
間質性腎炎的症狀表現
一般有多尿、煩渴、噁心、夜尿、肉眼血尿、肌無力、軟癱、關節痛等表現。
1.急性間質性腎炎表現
急性間質性腎炎因其病因不同, 臨床表現各異, 無特異性。 主要突出表現為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腎功能不全, 可伴有疲乏無力、發熱及關節痛等非特異性表現。 腎小管功能損失可出現低比重及低滲透壓尿、腎小管性蛋白尿及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部分患者表現為Fanconi綜合征。
2.慢性間質性腎炎表現
慢性間質性腎炎常為隱匿、慢性或急性起病, 因腎間質慢性炎症改變, 主要為纖維化組織增生, 腎小管萎縮, 故常有其共同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