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各地區都有降雨, 降雨多了濕氣就重, 人體容易遭濕氣入侵, 體內有濕氣是導致疾病的出現, 時間長了對人體危害很大, 中醫刮痧可以祛濕氣。 那麼,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體內有沒有濕氣, 中醫刮痧祛濕的方法有哪些?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
一、如何檢查身體濕氣
1、刷牙見噁心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 惡不噁心。 很多人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噁心, 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 即使有吐痰, 也只是一點。
2、排便粘稠
方便後, 可以觀察一下大便。 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 一箱水還沖不淨。 不方便觀察馬桶的,
3、起床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 頭發昏, 打不起精神來, 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 渾身不清爽, 人也懶得動, 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4、舌苔赤紅無苔
“舌為心之苗, 又為脾之外候”, 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5、肚子發酸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 這些也是濕的典型特徵, 順便說一個祛濕的妙法, 就是點揉承山穴。
二、中醫祛濕的六大刮痧穴位。
1、陰陵泉穴
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 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 比目魚肌起點上。 作用:體內有濕就容易感受外濕,
2、血海穴
屈膝, 在大腿內側, 髕底內側端上兩寸, 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 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 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3、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 外踝尖上8寸, 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 作用:中醫認為濕必生痰, 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 尤其適合初秋裡濕邪較盛的人群, 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如果大家想知道自己體內有沒有濕氣, 就可以參照上面的5個症狀, 也可以用中醫刮痧祛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