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自閉症 3大症狀提示孩子患上孤獨症

孤獨症是一種危害比較大的心理病症, 有孤獨症的人一般孤獨冷漠, 這跟小時候他們的生活環境有關。 作為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 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兒童孤獨症常表現為以下三種症狀:

1、病態依戀某些特殊物品:孤獨症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物品發生特殊的興趣, 如積木、收音機、球等, 以至於達到依戀的程度。 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 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 如將這些物品拿走, 則會引起哭鬧、驚慌。 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遊戲, 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 常常自得其樂。

2、刻板重複動作:患兒常堅持重複刻板的遊戲模式和生活活動模式,

抵抗改變, 缺乏變化和想像力, 如反復給玩具排隊;坐的位置不能改變;東西放的地方不能改變;生活內容的順序必須保持原樣等。 頑固地保持原樣不變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之一。

3、人際交往障礙:患兒常常感到特別孤獨, 與人缺乏交往, 缺乏情感的聯繫, 如新生兒被抱起時不與母親貼身;7-8個月時被親人或其他人抱起時反應無差異;患兒對父母的歸來和離去無動於衷, 沒有依戀之情;對親人和對生人一樣, 與生人在一起時, 他們也不感到畏懼。 該類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 常常回避與人的對視, 與周圍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父母應如何防止孩子患上孤獨症?

要想讓孩子智力健全,

父母在孕前及孕期不可吸煙酗酒, 妊娠期應進行必要的“胎教”;出生後應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 有意識地訓練其視、聽覺;多撫摸孩子, 多和孩子交談, 以促進語言的發展。 多讓孩子和小朋友玩耍, 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利用大自然恩賜的陽光、空氣、水來鍛煉身體。 同時, 從小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生活的習慣, 保證睡眠充足。 孩子心理精神發育健全, 可減少和防止孤獨症的發生。

對待兒童孤獨症, 貴在早發現早矯治。 這需要家長、幼兒教師和心理醫生密切配合, 針對不同孤獨症的表現, 持之以恆地進行有關訓練。 譬如孩子理解語言方面有困難, 可專門設計一些實物或書面的字面進行訓練, 加以引導, 讓孩子逐漸學會識別和辨認;如果表達方面有困難,

可有意識地讓孩子看著實物來回答簡短的問題, 循序漸進, 由簡到繁, 重複學習, 以加深記憶;如語言交往障礙, 父母和老師要多和孩子交談, 有意識地進行語言訓練, 提高其會話能力;要讓孩子多動腦多動手, 可教孩子搭積木、洗手帕、洗碗筷、掃地、佈置房間等, 以培養其自理能力。 多帶孩子到野外遊玩, 接受大自然的薰陶。 靈山秀水、雨露霜雪、花鳥魚蟲……會給孩子以有益的啟示。 多讓孩子接觸生人, 鼓勵和小夥伴們一塊兒玩耍, 這樣可培養他們認識事物、分析事物以及歸類綜合的思維能力, 與周圍人建立感情, 逐步改變缺陷性格和不良行為, 增強社會交際的本領。 只要對患兒進行不懈的引導訓練和教育,
就會使孩子走出孤獨的沼澤。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