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懷孕近6個月的准媽媽小張, 因為偏信“老人言”吃上了苦頭, 三個月沒有刷牙的小張, 牙齦已經增生至鴿子蛋大小, 確診為妊娠性牙齦瘤。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千金難買老人言”, 在小張懷孕期間, 家裡的老人就告訴小張, 懷孕期間不能刷牙, 因為刷牙容易引起牙齦出血, 以後還會導致牙齒鬆動過早脫落。 在老人的軟磨硬泡之下, 小張終是聽信了, 把每天早晚刷牙的習慣改成用清水漱口。 春節期間, 小張開始覺得牙齦腫痛, 反復出血, 起初還擔心用藥會影響胎兒, 堅持不去就診, 直到病情嚴重到吃不下睡不好,
根據不完全統計,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 不少婦女發現自己懷孕以後, 就開始不刷牙, 分娩後也遲遲不恢復刷牙的習慣, 導致這部分人群患牙齦炎和牙周病的比例比一般人群高。
專家指出,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部分孕產婦因為不刷牙引起牙周炎, 疼痛難熬時才上醫院求治, 這時醫生用藥、治療都顯得十分局限, 因為有些藥物對胎兒生長不利。 一位患牙周炎的孕婦表示, 自從懷孕後, 其母親就告誡她不要刷牙了, 因為母親懷孕的時候, 一刷牙就會出血。 但她自從聽了母親的話不刷牙4個月後, 就覺得牙齒隱隱疼痛, 這幾天疼痛加重才上醫院。 醫生告訴她, 已經患上牙周炎了。
“懷孕期間刷牙容易引起牙齦出血、牙齒鬆動”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