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發展為糖尿病腎病通常要經過4個分期, 即功能改變期、早期腎小球病變期、隱性腎病期、糖尿病腎病期。
功能改變期
功能改變期又稱腎小球功能亢進期或濾過率增高期, 為糖尿病早期腎小球濾過率既有增加, 這階段可持續數年。 此期患者腎臟體積約逐漸增大20%, 腎血漿流流量增加, 內生肌酐清除率增加約40%, 腎臟無組織學改變。
早期腎小球病變期
早期腎小球病變期又稱靜息期或正常白蛋白尿期, 常出現在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病程18個月~24個月。 本期特點是出現腎小球結構損害, 此期超濾依然存在。
隱性腎病期
隱性腎病期又稱早期糖尿病腎腎病, 常出現在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5年~15年後。 本期主要損害腎小球基底膜電荷屏障, 與糖尿病控制不佳, 組織缺氧, 腎微循環濾過壓增高有關, 常由高血壓、高血糖、運動、尿路感染和蛋白負荷促進或誘發, 本期後階段可出現血壓升高。
糖尿病腎病期
此期患病高峰在病程15年~20年時, 患者可出現大量蛋白尿, 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腫和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