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專家介紹說, 中風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它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提到中風, 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會感到驚恐, 作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 應該怎樣預防中風的發生呢?其實, 飲食調節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之一, 對中老年人的效果也很顯著, 一起來瞭解下吧。
中風是老年人多發病, 多半是由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引起的以腦血管損害為突出表現的一種疾病, 後果嚴重。 為了預防和治療中風, 除需要常規的藥物治療外, 合理地調配飲食對於預防和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
1、攝入適量蛋白質。 飲食中應有適當蛋白質, 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宜保持在0.5~1克。 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製品, 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
2、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 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數和乳清酸, 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 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 飲牛奶時可將奶皮去掉。 豆類含豆固醇, 也有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
3、補充維生素C。 綠葉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 維生素C有助於保護血管壁, 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 減少脆性, 生防止血管出血, 對預防與減少腦中風和心梗等症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4、多吃含碘豐富的食物。 如海帶、紫菜、蝦米等, 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
5、低鹽飲食。 攝取鹽愈多, 中風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也愈高。 低鹽飲食對預防重症高血壓和腦中風有重要意義。 血脂高、高血壓、中風患者, 每天食鹽攝取量最好低於6克。 伴有嚴重水腫的心臟病人或腎臟病人, 必要時應進無鹽飲食。
6、保持能量代謝的平衡或輕度負平衡。 體胖和超重者更應注意降低熱量。 每餐最好維持在八分飽(晚餐更不可過飽), 決不可暴飲暴食。 老年人對糖的耐受力差, 宜進低糖飲食。
7、常吃些有降脂食物。 降膽固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的食品對預防中風的發生意義重大。 如小米、養麥燕麥、綠豆、黃豆製品、優酪乳、香菇、黑木耳、薑、大蒜。 洋蔥、芹菜、花菜、茶葉、山楂、海藻、海帶、甲魚、蜂皇漿、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都是比較適宜的。
8、多吃魚。 每週至少吃三次魚, 中風發生的機會就相對減少, 而且即使中風, 傷害也會較小。 日本進行的一連串研究也好現, 每天吃270克魚肉的漁民, 比每天只吃90克魚肉的農夫, 因中風而導致死亡的機會要少25%-40%。
中風前期的預防工作更重要, 飲食就是其中無法繞過的一個重要節點, 同時也是中風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有效輔助治療手段之一, 一旦搭配合理的膳食, 中風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是可以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