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心臟有什麼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 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 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 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 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
此外, 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 防止血凝過高, 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要保護心臟, 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
體育鍛煉表
1.散步:
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 外周血管擴張, 具有增強心功能, 降低血壓, 預防冠心病的效果。
2.慢跑:
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 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不必強求。
3.太極拳:
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一般而言, 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 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 不能打全套的, 可以打半套, 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 分節練習, 不必連貫進行。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 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鐘後, 心跳次數每分鐘仍在100次以上, 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 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 時間從短到長, 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 頭痛, 心慌, 噁心, 嘔吐等不適症狀時, 應立刻停止, 必要時需就醫。
此外,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 不宜清晨鍛煉。 根據國外學者測定, 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 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
另外, 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 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 易導致心律失常, 可能出現室顫, 引起猝死。 還有, 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 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 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 所以, 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 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 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