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週末的夜晚, 我與幾位朋友在茶館小聚。 閒談之中, 話題轉向當時媒體炒得最厲害的娛樂新聞——“香港著名歌星鄭秀文被疑患了淋巴瘤”。 這邊廂, 媒體舉出各種例證, 似乎言之有理;那邊廂, 鄭秀文召開記者招待會, 信誓旦旦地堅決否認。 朋友們被報導弄得有些糊塗, 於是朋友聚會成了一場關於“淋巴瘤”的討論會, 我這個腫瘤科醫生, 自然而然成了眾人追問的物件。
快人快語的文謙首先“發難”:“據我所知, 一般良性腫瘤都叫什麼瘤的, 惡性腫瘤都叫什麼癌, 比如胃癌, 她患淋巴瘤又不是癌, 怕什麼, 對她的演藝事業又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此言差矣, ”我呷了口茶道, “這個看法很不正確。 其實, 惡性腫瘤的命名是有一定規律的, 一些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醫學上稱為癌, 如我們經常聽到的胃癌、肝癌、腸癌等。 通常腫瘤學家將來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 如骨肉瘤等, 對於良性腫瘤, 一般稱為瘤。 但是也有例外, 比如淋巴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雖然稱為瘤, 但都屬於惡性腫瘤。 ”
“即使淋巴瘤是惡性腫瘤, 那一刀切了不就行了嗎?”文謙還有點不服氣。
“這是錯誤的, 淋巴瘤與其他癌症並不一樣, 即使是早期病變, 單純進行手術, 手術後大多數病人也會很快出現復發。 瘤塊已切除了, 為什麼很快又會出現復發和轉移呢?歸根結底,
“我聽說得了癌症只有手術才有治癒希望, 那淋巴瘤患者真是很令人同情啊!既然手術效果不好, 患者豈不是死路一條?”座中惟一的女士華敏同情地說。
“那倒不是, 治療腫瘤的手段好比十八般武藝, 手術治療只是其中之一。 ”我進一步解釋說, “除了手術, 還有放療、化療等, 都是治療腫瘤的利器, 對於某些腫瘤, 效果比手術還好。 淋巴瘤即是其中之一, 它的治療主要依靠放療和化療, 尤其是化療,
“你剛才說淋巴瘤的化療近些年發展很快, 極大地提高了治癒率, 是不是指的靶向治療?我曾經聽說過, 但不太明白是怎麼回事。 ”倪傑是某健康雜誌的編輯, 見識很廣。
“在淋巴瘤細胞表面有許多分子, 就如同一個房間有許多鎖一樣, 其中一把鎖名稱就叫CD20, 而靶向治療藥物就像專門開啟CD20這把鎖的鑰匙。 開啟後就會發動補體、巨噬細胞等體內各種不同軍銜的衛士,
“我頜下有個淋巴結腫大了, 摸著還有點疼痛, 是不是得了淋巴瘤啊?”老周是一家公司的老總, 平時對自己的健康很在意, 此時, 他有點緊張。
我摸了摸他的下頜, 笑著說:“你這可能是牙齦發炎導致的淋巴結腫大, 不過你的警惕性高這一點很好, 因為淋巴瘤是來源於淋巴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 顧名思義, 其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淋巴結腫大, 如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處的淋巴結腫大。 腫大的淋巴結具有某些特徵, 即呈進行性增大, 無痛, 摸上去一般質地比較堅韌而且有彈性, 晚期還會融合和潰破。 但是淋巴瘤細胞非常狡猾,
“不少人都說淋巴瘤具有傳染性, 我老家有一位親戚診斷為淋巴瘤後, 很多人都對他退避三舍, 惟恐被傳染, 連他的家人也害怕, 平時面對他的時候還帶著口罩呢, 這淋巴瘤真的會傳染嗎?”老王的這個問題, 我在臨床工作中也常碰到, 事實上, 這是對淋巴瘤的一大誤解。
“淋巴瘤不會傳染。 ”我肯定地說道, “大家知道, 傳染病通常是由某種病原體引起, 該病原體易在不同的人之間擴散,造成傳染。而淋巴瘤至今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有關,它是不會傳染的,而且這麼多年來,醫學家都沒有觀察到淋巴瘤傳染的現象。得了淋巴瘤本來就很不幸,患者生理、心理都要經歷巨大的動盪,因此更需要親人的關心、説明和社會的支持。”
該病原體易在不同的人之間擴散,造成傳染。而淋巴瘤至今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有關,它是不會傳染的,而且這麼多年來,醫學家都沒有觀察到淋巴瘤傳染的現象。得了淋巴瘤本來就很不幸,患者生理、心理都要經歷巨大的動盪,因此更需要親人的關心、説明和社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