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提醒:查腎別忘做B超

今年3月8日, 迎來以“瞭解你的腎臟、關愛你的腎臟”為主題的第二個“世界腎臟日”。 盧主任介紹:“補腎”一詞由來已久, 深入人心, 體現人們對腎臟的重視程度, 可人們對腎及腎病的瞭解卻存在許多誤區。 而糾正的最重要一個就是——人到中年,查腎別

做B超.

尿檢會漏掉半數腎病患者

退休的程女士有段時間感到腰部酸脹, 她給熟人盧主任打電話諮詢, 盧主任讓她到醫院來檢查, 尿檢未發現異常, B超檢查卻發現了占位性病變。 再經CT確診, 手術切除證實是腎透明細胞癌。

盧主任介紹:程女士如果只做尿檢,根本不會發現腎臟有占位性病變,

她的癌症病情就會被拖延。 當前許多人在考慮檢查腎臟疾病時, 都只習慣做尿檢。 只有當尿檢發現異常後, 才會考慮做B超。 如果尿檢正常情況下要求做B超, 就會遭到許多人的拒絕, 他們認為, 既然尿檢都正常了, 有必要額外花錢嗎?

其實這是完全有必要的, 尤其人到中年, 是許多腎臟疾病的高發期。 尿檢只能檢查出50%%的腎臟病變, 還有些隱匿性非常強、病情比較嚴重的腎病, 如腎囊腫、腎結石、腎臟血管畸形等, 都只能通過B超來發現。

腎穿刺部位2周可自愈

在初步診斷為腎炎後, 某些情況需要做腎穿刺, 但許多人害怕穿刺, 認為是對腎臟的一種損害。 盧主任說, 穿刺引起的腎損傷是可逆的, 一般2周之後,

腎臟就可以自動癒合。 如果該做時不及時做, 會留下重大隱患。

首先, 在臨床上, 腎病都是一種很難完全控制的疾病。 當患者發生血尿、蛋白尿時, 穿刺可以明確腎炎是屬於哪一種病理類型, 以便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案。 如果一些患者拒絕做穿刺, 不僅使治療缺乏針對性, 容易導致延誤病情, 而且也是一種浪費。 其次, 對於腎囊腫來說, 患者雖然不能避免它的發生, 但能阻止病情的發展。 當囊腫達到4釐米以上時, 就應該考慮穿刺治療, 如果任其囊腫發展, 患者最終會走向腎衰。

補腎不等於保護腎臟

補腎一詞來自于中醫, 中醫所說的“腎”並非專指腎臟這個器官, 而是一整套的體系。 許多中年人, 覺得自己體力下降, 精力不足時,

就考慮要補“腎”了。 各種補藥輪番嘗試, 自認為對腎臟保護得體貼又周到。 殊不知, 這裡面的隱患可不少。 因為中醫補腎分寒熱虛實, 藥不對症, 不僅達不到補的效果, 還會增加腎排泄的負擔, 造成腎損害。 而且人們補“腎”並非補腎臟這個器官, 也並非對腎進行了保護, 卻讓忙著補腎的人想著, 我在補“腎”就不會得腎病。 盧主任說, 腎臟器官只要維持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 就不存在補的說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