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排斥反應主要類型主要分為超急性排斥反應、加速性排斥反應, 急性排斥反應以及慢性排斥反應。 其中, 超急性排斥反應(HAR)是指發生在移植物血管吻合、血液迴圈恢復後幾分鐘或48小時內的不可逆性體液排斥反應。
超急性排斥反應一般在術後24小時內發生, 大多會發生在手術臺上。 其臨床主要表現為:血供恢復後移植物色澤由鮮紅色逐漸變為暗紅和青紫, 質地逐漸變軟, 失去充實的飽脹感, 同時移植物功能喪失。
1、當移植腎出現超急性排斥反應時, 肉眼可見移植腎體積明顯增大, 顏色由紅色逐漸變為暗紅至青紫色,
2、超急性排斥反應在肝移植中非常罕見, 而較多見於肝移植術後2~3天或1~2周內。 雖然肝移植對體液性排斥具有抵抗力, 但體液抗體在臨床上還是能引起移植肝比較嚴重的損害, 而且在動物實驗也巳證明其存在。
3、心臟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應多在移植後即刻至72 小時內發生。 肉眼可見移植心由於間質出血而呈深暗紅色, 質地變軟, 可出現急性心衰的表現, 常迅速導致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