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營養不良不僅僅身體會有所不適症狀, 孩子的情緒也會有很多異狀, 所以, 家長想要知道幼兒是否出現營養不良, 也可以通過孩子的情緒來瞭解。 並且, 孩子營養不良的危害很大, 家長要提高重視。
寶寶營養不良的情緒變化
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 說明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 應多食用水產品、肉類、乳製品、畜禽血、蛋黃等高蛋白、高鐵食品。
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 表示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 此時補充一些豆類、動物肝、核桃仁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固執任性、膽小怕事, 多因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而造成,
那麼, 寶寶營養不良的危害有哪些呢?
寶寶營養不良的危害
2—3歲以後患營養不良, 即使寶寶體重輕、智力落後, 但只要糾正了營養不良, 兩者都可以恢復正常。 這說明, 在腦迅速發育階段, 如果營養供應不足, 可能對智力造成難以恢復的影響。 營養不良不僅影響腦的功能, 而且會影響腦的形態發生變化, 例如出現不同程度的腦萎縮。
營養的供給首先要滿足熱能及蛋白質的需要, 蛋白質中的優質蛋白質要占1/2—2/3。 牛磺酸和腦的發育有密切關係, 它在母乳中含量豐富, 而在牛乳中含量卻較少, 所以牛乳餵養的寶寶應注意補充牛磺酸。 必需脂肪酸應占熱能的1%—3%,
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對寶寶的智力產生影響。 缺鐵會引起貧血, 而在貧血症狀出現之前, 寶寶已表現出容易發怒、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並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補充鐵劑後這類症狀就會消失。
膳食中缺鋅, 可造成寶寶血鋅下降, 影響體格發育及智慧的發展。
缺碘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 而甲狀腺素可以促進腦的發育。 維生素B1、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抽搐, 並影響寶寶將來的智力。 因此, 寶寶要聰明, 營養要均衡。
由此看來, 寶寶營養不良並非小事, 家長要及時補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