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的孩子們都愛吃零食, 家長們普遍認為零食孩子偶爾吃吃就好, 吃多了則會長蛀牙、不愛吃飯。 其實只要選擇對了零食, 孩子吃得開心, 對健康成長又有幫助。
一、零食對寶寶的重要性
1、補充身體的能量。
許多家庭兩餐之間的間隔較長, 而寶寶的胃一般較小, 飽得快, 餓得也快。 另外, 孩子身體的活動量比較大, 喜歡上竄下跳的, 熱量消耗很大, 一般不可能那麼長時間。 所以, 一日三餐對孩子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求。
2、有助寶寶學習自己吃東西。
儘管大多數一兩歲的孩子在吃飯時都喜歡對大人說“寶寶自己來”,
3、使寶寶的嘴巴不再癢癢。
孩子是以嘴為滿足的小精靈。 當寶寶開始長牙之後, 就喜歡抓著東西就往嘴裡放。 每當這時, 爸媽由於擔心東西髒或噎著寶寶, 一般會粗魯地從寶寶的嘴裡或手裡把東西奪過來, 惹得他們又哭又叫。 所以, 爸媽有時用零食安慰一下寶寶的小嘴巴也好啊。
4、緩和斷奶期的壓力。
據瞭解, 處於斷奶期的寶寶在精神上會經歷一種壓力,
二、給寶寶零食的幾個原則
1、時間要到位。
如果在快要開飯的時候讓孩子吃零食, 肯定會影響孩子正餐的進食量。 因此, 零食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 如上午10點左右, 下午3點半左右。 如果從吃晚飯到上床睡覺之間的時間相隔太長, 這中間也可以再給一次。 這樣做不但不會影響寶寶正餐的食欲, 也避免了寶寶忽飽忽餓。
2、不可讓寶寶不斷地吃零食。
這個壞習慣不但會導致兒童肥胖症, 而且如果嘴裡總是塞滿食物, 食物中的糖分會影響寶寶的牙齒, 造成蛀牙。
3、不可無緣無故地給寶寶零食。
有的家長在寶寶鬧時就拿零食哄他, 也愛拿零食逗寶寶開心或安慰受了委屈的寶寶。 與其這樣培養寶寶依賴零食的習慣, 不如在寶寶不開心時抱抱寶寶他、摸摸他的頭, 在他感到煩悶時拿個玩具給他解解悶。
4、認認真真吃零食。
注意不要讓寶寶躺著吃、邊看電視或邊玩邊吃, 以免噎著寶寶或食物掉得到處都是。 好的餐桌禮儀和飲食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邊玩邊吃對寶寶的胃也不好。
三、家長可為寶寶選擇哪幾種零食
1、穀類食物
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穀類食物經膨化製成的食品, 酥脆易於消化, 可適量攝入。 另外蛋糕中可選鬆軟的麵包、蛋糕, 脆餅乾等作為孩子的午後加餐。
2、硬果類
硬果類, 如花生、瓜子、開心果、榛子、核桃等,
3、對於剛剛長牙的寶寶, 可以給一些“指頭零食”讓他們拿著來慢慢磨。 如:洗乾淨切好的胡蘿蔔條、蘋果片等, 既營養, 又健康, 媽媽們在家裡做起來也很方便。 另外, 也可以買一些低糖的指頭狀的餅乾給寶寶啃。
4、兩歲左右的寶寶, 可以給全麥麵包。 因為它含有較高的營養成分。 西餅屋裡有許多看起來很漂亮很誘人的糕點, 其實都是用精面加上大量的糖和奶油做成的, 並不很適合寶寶, 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5、乳製品中乳酪、鮮奶、優酪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最好給寶寶吃水果。 建議家長, 如果寶寶喜歡吃水果的話, 吃水果要比吃果汁好, 因為果汁裡缺乏纖維素, 有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在果汁中很容易因氧化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