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流行病:先天性風疹是在孕婦第1次感染的病毒血症期, 經胎盤傳播給胎兒的。 發病率:6 000~10 000活產中有一個。
10%~15%的孕婦無風疹抗體, 即未經免疫。 風疹胚胎病的發生率, 在首先17個孕周中感染者, 平均為35%。 母親妊娠期感染越早者, 胚胎感染風險越大。
患先天性風疹的新生兒, 有高度傳染性;大小便中排泄病毒可達數年之久。 症狀:風疹胚胎病往往引起流產或死產。 胚胎病:胚胎在器官發生尚未完成前被感染時, 引起所謂Gregg綜合征:聽覺障礙。 心臟病, 主要為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瓣狹窄、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狹窄和室間隔缺損。
胎兒風疹(在第3月後的胎兒感染):典型的是一過性損害(數星期後自己恢復)。 例如:肝腫大、有肝炎、轉氨酶升高;脾腫大, 部分極大;血小板減少, 有小出血點和紫癜;髓外造血, 引起皮膚深紫紅色結節(藍莓松餅blueber-ry muffin);溶血性貧血;形態不一的皮疹。 腦膜腦炎。 偶見:肺炎、肌炎、心肌炎、骨病、腹瀉、角膜渾濁。
檢查:用HAH試驗查IgM抗體, 或6個月後仍存在的抗體, 可證實為本病。
風疹病毒IgM抗體並非所有先天性風疹的新生兒都陽性。 出生後1~2年, 仍可從咽分泌物、大小便、腦脊液、白細胞等中培養出風疹病毒。
治療:無特異性療法。
非免疫孕婦暴露後:血清學檢查, 有無免疫力;必要時給0。 5ml/kg免疫球蛋白。 但其效果尚無定論;接觸感染者排泄物時, 穿工作服、戴口罩。
預後:風疹胚胎病者的器官損害在出生時已鮮明地形成。 不可復原。 胎兒風疹病者在出現全部症狀以前, 還有一個潛伏期。 在幾個月的過程中陸續出現肺炎伴有咳嗽、呼吸急促和發紺、風疹皮疹、慢性腹瀉、耳聾、反復發作感染和進行性神經功能缺陷。
發生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亦曾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