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最高興的是孩子:穿新衣、放鞭炮、吃美食……國學教育專家建議, 春節期間家長在陪孩子的同時, 可以根據《弟子規》、《論語》、《孝經》等, 利用全家吃飯、拜訪親友等時機教導孩子待人接物的禮儀。
多年從事國學教育的老師說, 飯桌上是對孩子進行感恩和禮儀教育的好時機。 劉老師指出, 很多傳統的禮儀正被慢慢忽視, 如“長者先, 幼者後”、“對飲食, 勿揀擇”等。 家長可以利用春節期間全家聚會、吃飯的機會, 教育孩子吃飯時不能隨意敲打碗筷和大聲喧嘩、長輩入座後晚輩方可入座、就餐完畢要向長輩打招呼再離開等就餐禮儀。
此外, 春節期間人們探親訪友, 家長可以借此培養孩子待人接物應有的禮儀習慣。 如有客人來訪時, 家長可引導和鼓勵孩子主動、熱情地向客人問好、讓座、倒水等, 在客人談話時要讓孩子知道不能隨便插話, 打擾客人;去別人家做客時, 要彬彬有禮, 受到招待時主動說“謝謝”, 並告訴孩子隨便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