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腦積水分流術預後判斷

腦積水分流術是治療腦積水的常用方法, CT和MRI可用來評價分流術成功與否、併發症和失敗原因。

腦積水分流系統由三部分組成:①由側腦室引出的近端引流管, ②止於右心房和腹腔的遠端引流管;③聯接上述兩管的單向活瓣(閥門), 該活瓣只允許腦脊液從近端流入遠端, 不允許逆流。 單向活瓣開放的壓力為事先設定, 高壓活瓣可使腦室內壓力緩慢而有節制的下降, 低壓活瓣可使壓力迅速下降。 如果阻塞近側腦室系統通暢, 只需在一側側腦室內放置引流管;如果阻塞近側腦室系統不通暢, 則需放兩根或多根引流管。

成功的腦積水分流術後表現腦積水分流術如能有效地分流阻塞近端的腦脊液和重新建立起腦脊液迴圈, 則為成功的分流術。 在CT和MRI上, 原有腦積水徵象可完全或部分恢復正常, 此時, 腦室縮小, 腦溝變寬而明顯, 腦室周圍腦白質改變消失。 有時腦溝變寬與腦室縮小不相平衡, 後者更明顯, 這與腦積水時間、原因和有無腦實質改變有關, 一般發生在有腦萎縮的老年人群中的腦積水和有嚴重創傷後的腦積水, 引流術後腦溝變寬不明顯, 而發生在腦腫瘤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腦積水, 引流術後腦擴大明顯。

引流術後數天其改善情況即能在CT和MRI上有所反映, 但這種反映輕重不一, 多數字者認為應在術後二周進行一次CT或MRI檢查,

一方面可觀察術後改變情況, 另一方面也可作為今後複查的比較片。

腦積水分流術後併發症和分流失敗腦積水分流術可由於併發症或引流本身問題而造成失敗, 多見有下列情況:

(一)引流故障 多數是由於近端引流阻塞造成, 少數情況由於遠端引流管阻塞、活瓣靈或近、遠端引流聯接問題所致。 CT和MRI表現為腦室重新擴大, 腦實質受壓, 腦溝再次變淺或消失。 這些表現需要與術後第一張CT或MRI片相比較方可得出結論。 可疑病例可在數天內反復多次檢查, 以顯示病變進展情況。 有時需攝一X線平片, 以觀察引流系統的聯接情況。

(二)硬膜下血腫和水瘤 患嚴重腦積水的病人, 由於腦積水迅速引流可引起硬膜靜脈的輕度非創傷性出血。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硬膜竇與腦表面之間的橋靜脈, 其CT表現和MRI表現與外傷後硬膜下血腫一樣, 這裡不再贅述。 慢性硬膜下血腫後期, 血腫內均為水樣物質, 即形成所謂硬膜下水瘤。 但在腦積水分流術後常可出現腦脊液性質的硬膜下水瘤, 這是由於腦室內腦脊液沿引流管周圍間隙流到硬膜下腔所致。 對這兩種水瘤的鑒別只能依據前後多次CT片比較才能作出, 如果以前CT片中有硬膜下血腫, 則為慢性血腫性硬膜下水瘤, 反之, 則為腦脊液性硬膜下水瘤。 如果無多次CT片比較, 則無法在CT上區分兩種水瘤, 此時MRI可幫助診斷, 在MRI T1加權圖像上慢性血腫為高信號, 而腦脊液為低信號。

(三)腦室系統不通暢 如前所述,

阻塞性腦積水阻塞近端通暢時, 只需在一側側腦室內放置一根引流管即可達到引流目的。 但有時由於炎性物質的阻塞或部分腦室的塌陷, 可引起阻塞近端腦室系統不暢通, 形成幾個互不相通的積水腔, 這時, 引流部位的腦室縮小, 但新形成的阻塞以下部位仍擴張。 如一患者原有第四腦室出口阻塞, 而室間孔和中腦導水管仍通暢, 形成腦室系統擴大, 引流時, 僅在一側側腦室內放置一引流管, 但後來, 由於中腦導水管被炎性物質阻塞, 從而使得引流管只能引流兩側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內腦脊液, 第四腦室仍擴大, 並壓迫周圍組織, 這種情況需放置一"Y"形引流管, 同時引流側腦室和第四腦室。

(四)顱縫閉合 很少見,

發生在嬰幼兒嚴重腦積水行引流術後, 由於腦積水迅速引流, 腦室內壓力下降明顯, 顱縫閉合, 顱骨生長發育停止, 形成頭顱畸形。

(五)腦室狹長 這種情況見於腦積水引流術後多年的兒童, 由於腦室周圍腦組織已發生硬化, 一旦發生引流障礙時, 腦室不能擴張, 病情急劇惡化, 因此, 先對這種情況應有所認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