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兒童常見的先天畸形之一, 多見為心室、心房間隔缺損, 動脈導管未閉, 肺動脈瓣、主動脈瓣狹窄和法樂氏四聯症, 大血管錯位等。
大多數患兒因心臟雜音在出生體檢時被發現, 也有的因青紫、呼吸困難等症狀而被早期診斷。 大約有1/2的先心病患兒, 因嚴重心臟畸形死於出生後一年內。 倖存者在其生長發育的各年齡階段會出現反復的呼吸道感染、發育障礙。 輕者早期也可無症狀, 但心前區雜音的存在將影響患兒的升學及就業, 若不治療, 最終將會導致肺動脈高壓、心臟擴大、心力衰竭,
近些年來, 國內先心病診斷技術和外科技術發展很快, 大多數先心病通過聽診和心動超聲等檢查能獲得診斷 , 在有經驗的醫院手術糾治的成功率已達9 5%。 大量臨床研究結果表明, 存活兒童能參加正常的學習和一般體育活動, 具有接近正常或正常的生活品質。 但也有某些患兒因家長疏忽, 延遲求醫, 使病情已達晚期, 或失去手術機會, 或併發心肺功能不全, 增加了手術危險性。
為此, 專家提醒家長:
1.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明確心臟畸形性質、程度, 決定手術合適的年齡, 以免抱著“等大一點再治”的想法, 延誤病情。
2.對有心臟雜音但無症狀的兒童,
必要時考慮手術, 以預防心內膜炎等併發症。
3.對於因年齡或其他因素需要等待手術的患兒, 要注意防止感冒, 培養其刷牙習慣, 保持口腔衛生。 發現蛀牙、扁桃體炎要積極治療。 如有長期發熱不退, 要及早請醫師診治。 避免劇烈體育活動, 以免加重心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