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愛吃粗糧, 他們認為粗糧比細糧對血糖好。 還有謠言說“粗糧可以降血糖”, 他們就不吃別的主食, 全吃粗糧, 天天吃、頓頓吃。 但于教授曾經說過, “降血糖”這三個字只能和藥物連在一起說, 食物絕對不可能和藥物畫等號。 那麼粗糧是不是比細糧對穩定血糖更有幫助呢?如果過量食用粗糧, 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呢?哪些人是不適合吃粗糧的呢?
于教授表示, 就控制血糖而言, 在等量主食的前提下, 粗糧較細糧更有益處。 但要明確的是, 粗糧絕非多多益善。 國家推薦的健康成年人每天粗糧的攝入量是50克,
吃粗糧不降糖
“粗糧可以降血糖”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粗糧和細糧含有幾乎等量的熱量和糖分, 吃到體內後, 無論是粗糧還是細糧對血糖都有升高的作用, 只是粗糧裡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的結構特性使得糖的釋放沒有細糧那麼快速和猛烈。 我們應該強調的是粗糧能夠延緩血糖的升高, 而非強調粗糧可以降低血糖。
粗糧在胃裡的排空速度比較慢, 這就會造成一種輕度的飽脹感, 使得人們得以減少食物的攝入, 從而控制一天攝入食物的總量。 因此, 減肥的人、血糖和血脂偏高的人適合每天都吃些粗糧。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經常攝入過精、過細、過油膩的食物, 導致了“富貴病”的平民化。 而對於精細食物產生畏懼的老百姓, 開始把健康飲食的希望寄託在粗糧上。 但過多地食用粗糧對健康也是不利的, 歸結為下面五大壞處。
1.影響消化
粗糧吃得過多, 影響消化, 因為粗糧裡面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成分, 過多食用粗糧會導致上腹脹, 影響食欲, 嚴重的還會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症狀。
所以吃粗糧時要注意多喝水, 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後盾, 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 人如果多吃了一倍的膳食纖維, 大概就要多補充一倍的水。
2.造成反酸
粗糧食用過多,
過多的粗糧進入到胃裡面, 可能導致食物積存。 當胃裡有食物積存的時候, 這些食物就會裹著胃裡的胃酸, 反到食管裡, 造成反酸, 對食管黏膜產生損害。
3.干擾藥物吸收
過多的膳食纖維還具有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 它可能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4.導致營養不良
長期過量食用粗糧, 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 導致營養不良。
5.引發肥胖
有些人誤以為吃粗糧對血糖、血脂的控制有幫助, 於是拼命地吃粗糧, 平時細糧吃三兩的人, 粗糧可以吃上半斤, 結果就造成能量攝入過多,
食物的基本屬性是一樣的, 分解之後提供能量, 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 但如果沒有一個量的控制, 過於迷信某種食物, 反而會走向一個不好的極端。
慎食粗糧的幾類人
1.兒童
兒童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弱, 食用過多的粗糧會引起消化不良。 粗糧還會影響鈣、鐵、鋅等礦物質的消化吸收, 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
3歲以下的幼兒要少吃粗糧, 如果一定想在孩子的飲食中添加少許粗糧, 也應該“粗糧細做”, 如用加工得很細的玉米麵熬粥。 每週給孩子吃雜糧不要超過兩次, 每次也不要超過25克。 給孩子吃雜糧最好的方法是粗細搭配, 如大米和小米混合熬制的二米粥。
2.青少年
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
3.老年人
老年人的機體代謝能力降低, 消化系統的調節適應能力也有所下降。 長期進食過多的粗糧等高纖維食物, 會使老年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 脂肪攝入量減少, 微量元素缺乏, 以致骨骼、臟器功能、造血功能等都受到影響。
因此, 建議老年人適當食用粗雜糧, 每週1~2次, 每次約50克。
本文出自于康《你吃對了嗎?》, 為出版社授權內容, 嚴禁轉載。 出版社內容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推薦閱讀:
適當吃粗糧可以預防疾病 警惕7類人群不宜常吃
健康粗糧與哪些人“犯沖”
你知道如何吃粗糧最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