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何為重型乙肝?

重型乙肝是一種嚴重類型, 其發病率約占乙肝型炎的1%左右, 以青壯年居多。 勞累、酗酒、感染、營養不良、末期妊娠等均可促使急性肝炎的病情轉重。 臨床可分3種類型:

慢性重型:

即慢性肝炎亞急性肝壞死。 在慢性活動性肝炎或肝炎後肝硬變的基礎上病性急劇惡化, 臨床表現同亞急性重型肝炎, 病死率極高。

亞急性重型:

即亞急性肝壞死。 起病10日以上8周以內, 具有亞急性重型肝炎的臨床表現。 主要是極度乏力、食欲明顯減退、嚴重噁心厭油、頻繁嘔吐、重度腹脹及出現腹水。 病情不斷加重, 黃疸進行性加深,

逐步出現肝臭、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可出現明顯出血傾向和精神神經系統表現, 查血清白蛋白降低, 白球蛋白倒置, 電解質紊亂, 血氨升高, 尿少, 肝腎功能趨向衰竭。 經常併發各種感染, 預後甚差。 部分患者經搶救可望恢復, 容易發展為壞死後肝硬變。

急性重型:

又稱暴發性肝壞死。 起病如同急性黃疸型肝炎, 但病情發展迅猛, 發病10天內迅速出現精神、神經症狀, 從煩躁、神志不清到深度昏迷。 肝臟進行性縮小, 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 活動度驟降, 血氨增高, 轉氨酶隨黃疸上升反而下降, 即所謂酶膽分離現象。 後期可出現腹膜炎、出血、腦水腫及腦疝。 病情危重, 預後甚差。

由於重型肝炎的病情重, 變化快, 病死率高, 臨床醫生儘量要注意早診早治,

全力以赴進行搶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