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中醫又叫做頓咳、鷺鷥咳、疫咳、日哮嗆等, 以陣發性頓咳、伴有吼聲為特徵, 發病過程比較長, 不容易速愈
祖國醫學認為:該病是因為感受時疫之邪, 從口鼻而入, 侵襲肺衛, 肺失清肅, 或者痰涎內阻, 氣機不暢所導致。 按頓咳的發病過程, 分成3期進行辨證分型。
1)初咳期:本期有風寒證、風熱證兩個證型。
1、風寒證:由風寒外束, 肺失清肅, 伏痰內阻, 肺道失利所導致。 症狀:起病除似感冒症狀外, 咳嗽聲重濁, 痰液清稀, 面白形寒, 舌淡苔白滑, 脈浮。
2、風熱證:或者由風熱所侵, 或者由寒化熱, 邪郁肺衛, 內伏痰濁, 熱煎津液,
2)痙咳期:本期有痰熱證、痰濕證。
1、痰熱證:由痰熱互結, 阻於氣道, 肺道失利, 肺胃氣逆, 痰火傷及血絡所導致。 症狀:痙咳劇烈, 咳聲高亢, 痰稠粘難出, 咳必作嘔, 臉面浮腫, 目睛、牙齦、鼻腔出血, 或者痰中帶血, 心煩不眠, 口幹口渴, 尿黃便結, 舌紅苔黃而膩, 舌下腫脹潰爛, 脈數有力。
2、痰濕證:由痰濁內阻肺絡, 氣逆失利, 肺氣上逆所導致。 本證和上述痰熱證原因相關, 但是本證患兒平時屬脾虛體質, 因此, 病機以痰濕為主。 症狀:痙咳症狀不如痰熱證劇烈, 咳聲微緩, 痰液比較稀, 面色蒼黃, 目胞浮腫, 大便稀薄, 納食比較差, 舌淡苔白而滑或者白膩,
3)恢復期:本證有陰虛證、氣虛證。
1、陰虛證:由久咳傷肺, 肺陰不足, 餘熱煎灼所導致。 症狀:痙咳緩解, 但是咳聲嘶啞, 乾咳無痰, 或者痰少質稠, 面色潮紅, 神煩盜汗, 睡臥欠安, 口幹口紅, 苔少而幹, 脈細數。
2、氣虛證:由久咳傷肺, 肺氣不足, 素體脾弱所導致。 症狀:咳聲無力, 少痰或者痰液稀薄, 面白氣弱, 神疲自汗, 手足欠溫, 食少肚脹, 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而潤, 脈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