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汽車上, 他們碰到了一位好心人。 當這位好心人聽說了男人和妻子的情況之後, 他說他恰巧在一家慈善基金會工作, 他要試著想想辦法幫他們一把。
果然, 沒過多久, 男人就收到了這位好心人寄來的2000元錢, 妻子又重新住進了醫院, 夫妻倆百感交集。 之後, 每當他們感覺到住院費所剩無幾的時候, 他們都會收到那位元好心人寄來的錢款,
春天, 雪融花開的時候, 妻子的病終於好了。 在將近兩個月的治療時間裡, 他們一共收到那位好心人寄來的錢款14000元。
夫妻倆決定去拜謝這位好心人, 以及那家給了他們那麼多幫助的慈善基金會。 然而, 當他們風塵僕僕地趕到那一座城市, 才知道, 好心人並沒有在什麼基金會工作, 他在郊外經營著自己的一家小工廠, 而那14000元錢, 全部是他個人拿出來捐給這夫妻倆的。
這件事很快引起了當地媒體的注意,
我小的時候, 記得有一年, 家裡窮得實在沒有米下鍋。 就在父母為這件事情發愁的時候, 村書記給我家背來了一袋米, 書記說, 這是上級發下來的救濟米, 誰都知道你們家四世同堂, 人口多, 糧食肯定不夠吃, 也許這袋米正用得上。 結果, 就是這麼一袋米, 讓我們家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講完後, 他對記者說,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 我從村書記那裡學會了愛, 也學會了如何去愛。 是啊, 能讓一個人坦然地接受你給他的幫助, 並且不讓他有絲毫的為難和歉疚, 才是真正的愛。
記者並不甘心, 又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似乎更加直接和尖銳:既然你要幫助他們, 為什麼不把捐助的錢一下都給他們呢?
面對著記者問的這個問題, 他笑了, 隨後又點了點頭, 有所感觸地說, 把所需要的錢一下子給了他們, 也並不是不可以,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
他最後說, 對於身陷困難的人來說, 他們所需要的, 不是憐憫, 而是生生不息的愛和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