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被冷落如何平息心理落差呢?剛入行的年輕人, 當開始從過去被寵愛、被照顧的角色一下子淪落到去支持他人、被邊緣化的角色, 其造成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你能清晰地認識到這樣的心理落差的存在, 相信你一定會慢慢適應, 並且努力讓自己豐滿起來。
網友諾諾的提問:
我是一個工作一年的90後女孩, 最近因為同事關係而感到苦惱。 記得剛進公司時, 周圍的同事們都對我很好, 那是一段讓我非常快樂難忘的日子, 可是隨著瞭解的逐漸加深, 我發現很多人慢慢開始不喜歡我,
剛涉入職場的年輕人, 充滿朝氣有理想, 遇事處理方式直接, 敢想敢為, 一般也是公司上上下下極為關注的群體。 有些人往往一進單位就表現出超常的熱情, 有些如魚得水, 有些適得其反;還有一些新人甚至會很享受這種備受關注的氛圍, 很害怕被冷落, 久而久之產生害怕、失望、沮喪的心理落差等等。 無論你所處的是怎樣的人際相處的軌跡,
其一, 角色適應。
對於逐漸進入社會主流群體的80、90後年輕人來說, 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 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學校, 都是備受關注與照顧的一代。 但進入社會後, 身邊圍繞著的不再是爸爸媽媽或是老師的角色關係, 而是合作關係, 且合作的基礎是你在性格或能力等方面能否與之合作, 此時的你, 必須要做的就是調整對自我角色的認知。
通常, 剛入行的年輕人剛開始階段會被關注與呵護, 但一定時間後, 如果你還不能很好地融入這種合作平等關係的角色, 便很容易被邊緣化, 或是作為輔助的角色存在於這種關係中。 我想這種從過去被寵愛、被照顧的角色一下子淪落到去支持他人、被邊緣化的角色,
其二, 溝通技巧。
剛從象牙塔中走出來的年輕人是充滿朝氣、理想可愛的人, 他們有憧憬有衝勁, 他們遇事處理方式直接, 敢想敢為, 這是許多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人所缺乏的特質, 也是很多公司需要的性格要素。 即便如此, 也要注意與人溝通的技巧, 特別是對於彼此不太熟悉的人來說, 他們可能無法像家人同學般理解你包容你, 因而循序漸進的溫和溝通方式遠比橫衝直撞、單刀直入的方式好。
比如諾諾的同事“哥哥”, 或許正是你那次的“無意”的小脾氣造成了隔閡。 或許你可以先找個閒置時間對之前的行為道個歉, 從“同事哥哥”的角度瞭解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一些行為做法不得當, 或是否有可能改進;或是可以更進一步的與之聊聊自己的心事, 向“前輩”虛心的尋求幫助。 這種真誠、循序漸進的溝通可以讓你瞭解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自己的前行方向。 因而職場新人瞭解某些人際溝通方式和技巧, 也有助於幫助打破人際溝通障礙, 擺脫“被冷落”境況。
其三, 業務技能。
不斷充實個人能力是你立身職場的基礎, 無論職場新人老人都需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 不斷充電自己,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
對於職場新人, 剛開始勢必要多多向同輩長輩學習, 通過公司的資料、各種溝通的場合、網路上的相關資料等等不斷汲取你目前工作以及將來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 並將之應用到現在的工作中來。 通過這種理論聯繫實際, 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提升自己工作的技能, 當你的能量積蓄得越來越高時, 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和事圍繞在你周邊, 那個時候也許你就明白, “人們圍在一起”是在做事情, 同時也是在交朋友這樣一個相互印證的關係。
對於諾諾的困擾, 這裡我從三個角度進行建議, 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有同樣困擾的年輕人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