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要葷素搭配, 餐桌上少不了肉類食物, 不同的肉類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那麼, 秋季吃什麼肉好呢?
一、羊肉最滋補
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 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 還能益腎壯陽, 補虛抗寒, 強健身體, 是冬令的滋養食療珍品。 但需注意的是, 羊肉畢竟性偏溫熱, 並非人人皆宜。 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炎、濕疹及發熱者應忌食。
羊肉燉蘿蔔
材料:羊腿肉, 白蘿蔔, 香菜
調料:鹽, 白胡椒粉, 料酒, 蔥段, 薑片
做法:
1、將買來的羊腿肉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會, 以泡去血水, 然後沖洗乾淨,
2、白蘿蔔洗淨後去皮, 切成小塊;蔥切段;薑切片備用。
3、取來湯鍋, 注入清水燒開, 然後放入焯燙好的羊肉塊、料酒、蔥段、薑片, 大火煮滾, 然後轉到小火, 要很小的火, 慢慢的燉制一個小時, 根據自己的情況可加長烹飪時間, 總之要先把羊 肉燉到軟爛的程度。
4、這時放入白蘿蔔, 並加入一些鹽調味, 這之後的時間需要自己掌握了, 如果你希望白蘿蔔的口感脆一些, 那煮到白蘿蔔斷生就可以了, 如果你希望口感軟爛些, 那就要加長煮燉的時間, 白蘿蔔多煮一會, 湯的味道會更好。
二、牛肉最宜人體
凡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者, 吃牛肉最為相宜。
土豆燉牛肉
主料:牛肉 200克、土豆 3個、紅蘿蔔 1/2個、荷蘭豆、豆角30克。
輔料:生薑片 2片、洋蔥絲、魔芋絲、沙拉油 適量、白酒、高湯、料酒、砂糖、醬油、鹽。
做法
1、將牛肉切成片, 將土豆去皮, 切成塊, 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
2、將紅蘿蔔去皮, 切成小塊, 豆角用加了鹽的開水稍燙一下, 再用冷水, 瀝幹水, 切成段。 將姜片切成絲。
3、將牛肉、薑絲放入熱油鍋中炒, 到牛肉變色後, 加入土豆和紅蘿蔔一起炒。
4、加入適量的白酒、高湯用小火煮。
5、再加入料酒、砂糖, 加蓋煮8分鐘。
6、加入醬油後再煮5分鐘, 倒入豆角煮5分鐘即可。
技巧:土豆不要直接煮, 炒過的土豆不易走型, 也大大的降低了烹調時間。 而且土豆也要儘量炒得熟一些這樣最後步驟時間短縮, 牛肉不會因久煮而變老。
三、雞肉脂肪最少
這裡說的雞肉, 是指去皮的雞肉, 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 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 卻只有0.7克脂肪。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四、豬肉最補鐵
豬肉肥瘦差別較大, 肥肉中脂肪含量高, 蛋白質含量少, 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 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
由於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 還含有大量的肌間脂肪, 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 中醫認為, 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 對熱病傷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五、魚蝦微量元素最多
魚蝦中的微量元素極為豐富, 含鈣、鋁、鐵、錳、銅、鈷、鎳、鋅、碘、氯、硫等, 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水產品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但是不宜多吃。 受海洋污染的影響, 水產品內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質, 過量食用易導致脾胃受損, 引發胃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