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男科>正文

詳解膀胱炎的各種分類

1.間質性膀胱炎(Hunner潰瘍)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膀胱炎。 其主要症狀嚴重尿頻、尿急、下腹痛、排尿痛、血尿等。 多見於女病人。 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容量減少, 在膀胱底部或三角區有粘膜下出血。 初次檢查時不易發現, 而在排出膀胱內液體再行充盈時才能看到。 亦可在膀胱頂部見到絨毛狀充血, 範圍約有1~1.5cm直徑, 其中心部位呈黃色。 組織學上除可觀察到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膀胱炎, 有顯著的肥大細胞浸潤外, 尚有神經周圍的慢性炎性浸潤。 本病的病因不明, 既無細菌感染亦無病毒或真菌可見。 有人在本病病人血內查到間質性膀胱炎的抗體,

而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病。 亦有人認為本病與慢性肉芽腫病有關, 或認為本病為一種神經性病變。

本病用抗菌藥物無效, 將膀胱在全麻下進行過度膨脹可取得暫時的症狀緩解。 其他治療如安靜劑、抗組胺藥物、肝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或直接膀胱內作硝酸銀燒灼等療效不佳。

2.濾泡性膀胱炎(follicularcystitis)本病常見於慢性尿路感染。 膀胱 鏡可觀察到小的灰黃色隆起結節, 常被炎性粘膜包圍, 但有時在結節間亦可看到正常粘膜。 病變常見於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底部。 顯微鏡檢發現在粘膜固有層內有淋巴細胞濾泡組成的結節, 需與腫瘤作鑒別。 治療是控制感染, 對症處理。

3.腺性膀胱炎(glandular cyslitis)膀胱粘膜水腫,

其中有腺樣結構增生, 並有許多炎症細胞浸潤。 患者以中年女性為多見。 治療應用抗菌藥物, 並需去除發病因素。

4.氣性膀胱炎(emphysematous cystitis)少見。 常在糖尿病患者發生。 由於在膀胱壁內葡萄糖被細菌(變形桿菌)侵入後而有發酵導致粘膜的氣性外形。 抗菌藥物治療後氣體即消失。

5.壞疽性膀胱炎(gangrenous cystitis)這是膀胱損傷的一少見結果。 嚴重感染時可見膀胱壁膿腫與壞死。 有的病人在整個膀胱壁有壞疽性改變, 需作恥骨上膀修造瘺和抗菌藥物沖洗。

6.結痂性膀胱炎(incrusted cystitis)常見於女病人。 這是由於有尿素分解細菌感染, 使尿液變成鹼性, 從而促使尿液內無機鹽沉澱於膀胱底部, 呈片狀、黃白色、堅硬扁平或略隆起的病變而被炎性粘膜所包圍。 當沉澱的物質被揭去時,

下麵的粘膜極易出血。 酸化尿液與控制感染後沉澱物常消失。 可用氟啶酸、氟呱酸、吡葉酸等治療。

7.化學性膀胱炎(chemical cystitis)靜脈注射環磷酸胺可使該藥物代謝產物在肝內形成從膀胱排出, 刺激膀胱粘膜引起嚴重的膀胱炎。 膀胱上皮發生潰瘍。 在粘膜固有層的毛細血管擴張, 因而發生出血。 嚴重的可使膀胱粘膜固有層和肌肉纖維化變導致膀胱攣縮和膀胱輸尿管回流。 這種膀胱炎治療困難, 有時需用膀胱擴大手術和輸尿管再植手術。

8.放射性膀胱炎(radiocystitis)膀胱接受放射線數月或數年, 劑量超過40~65Gy(4000~6500rad)即可能出現放射性膀胱炎。 血尿為其主要症狀。 病理改變類似環磷酸胺所致的膀胱炎。 治療不滿意, 與環磷酸胺膀胱炎相似。

強的松、維生素E、局部應用硝酸銀和福馬林以及電燒灼均無肯定療效。 出血時雖用雙髂內動脈結紮亦不易奏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