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 尤其是中老年女性, 由於體內雌激素水準降低, 較易發生骨質疏鬆, 從而引起體內血鈣水準降低而發生腿抽筋。
肌肉痙攣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抽筋”, 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地收縮, 導致肌肉僵硬和疼痛。
人們通常認為, 中老年人腿抽筋都是缺鈣引起。 其實不然, 部分中老年人腿抽筋也可能是患了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的表現。
動脈硬化患者由於體內血液迴圈不暢, 代謝物不能被血液及時帶走, 累積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而引起疼痛。 動脈硬化還會使腿部血液供給減少,
下肢動脈閉塞症在早期並沒有特殊的症狀, 不易被及時發現。 因此, 對於那些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 如果經常出現夜間腿抽筋、行走不利, 就應及時到醫院血管科就診。
一旦確診為下肢動脈閉塞症, 患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因為腿部抽筋或間歇性跛行的出現, 說明下肢動脈硬化已經導致供血不足。 如果血管壁損傷、血流緩慢而形成血栓, 就會導致肢體嚴重缺血, 甚至出現小腿、足趾發黑壞死。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老人務必戒煙, 並積極進行相應的降壓、降糖、降血脂治療。 平時要注意保護肢體, 避免受寒冷、潮濕的刺激。
可以先按療程補充一下鈣質看效果如何,
可以每日服用補鈣1200mg試試,
建議應同時補充維生素D每日300IU,
或從食物中來補充鈣,
可以多吃、牛奶、蝦皮、魚肉、海帶、綠葉蔬菜等以增加機體含鈣量。
如果效果不明顯就應做進一步的檢查以防造成不良後果。
總之,
老年人切莫以為腿抽筋都是缺鈣引起的。
如果適當補鈣後,
腿部疼痛或抽筋症狀未有改善,
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