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是肩並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炎性病變。 其臨床表現為:多見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早期以疼痛為主, 日輕夜重;晚期則以功能障礙來主, 外展、外旋及後伸等動作受限最明顯。
常用的鍛煉方法有:爬牆法、下蹲法等。
1、下蹲法
用手抓住相當於胸部高度的橫杆或樹枝等, 患者緩慢下蹲, 使患病的肩關節被動上舉, 當肩部疼痛時, 停止下蹲。 如此反復活動, 並試圖逐漸加大下蹲幅度。
2、爬牆法
患者直立面對牆壁與之貼緊。 將有病一側的手掌貼牆, 並用手指緩慢地順著牆壁向上爬行,
中醫學中, 本病稱“漏肩風”、“肩凝”等, 屬痹症範疇。 多因年老體虛, 風寒濕邪乘虛而入, 致經脈痹阻;或跌僕損傷, 瘀血留內, 氣血不行, 經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常用中醫名方
1、白芍湯
白芍、沙地龍各400克, 制馬錢子、紅花、桃仁、威靈仙各350克, 乳香、沒藥、骨碎補、五加皮、防己、葛根、生甘草各150克。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 裝入膠囊, 每粒含生藥0.2克, 成人每次口服3粒,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半個月為1個療程, 休息3天, 再行下1個療程。 主治肩周炎。
2、黃芪當歸湯
黃芪60克, 當歸20克, 桂枝12克, 白芍20克, 炙甘草16克, 大棗10克, 威靈仙120克, 穿山甲6克, 防風12克, 蜈蚣2條, 生薑10克, 羌活12克。 每日1劑,
3、生山楂甘草湯
生山楂50克, 桑椹50克, 桑枝25克, 烏梅25克, 白芍20克, 伸筋草20克, 醋制元胡20克, 薑黃15克, 桂枝15克, 威靈仙15克, 醋制香附15克, 甘草10克。 水煎溫服, 3日2劑, 1個月為1個療程。 服藥期間除配合練功外停用其他藥物或療法。 舒筋通絡, 祛淤行痹止痛, 滑利關節。 主治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