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如何改掉孩子磨嘰的“毛病”?

很多孩子的家裡都在上演“皇帝不急太監急”的鬧劇, 孩子之所以拖拉, 有的可能是遺傳基因對性格的影響, 其實, 絕大多數的原因都是本體感失調造成的, 本體感是指人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即身腦不協調, 大腦對身體控制不良。 由於這種控制不協調, 造成孩子在傳達和整合資訊的時候就慢半拍甚至一拍, 而諸如上課、寫作業時身體轉來轉去、不安、亂動、小動作多、手腳笨拙、動作緩慢便成了他們典型的動作現象;而且他們中還會出現消極退縮、沒上進心, 缺乏自信, 脾氣暴躁、粗心大意的性格反應,

如果家長不及時地為孩子做協調的訓練, 則會直接導致孩子將來學習困難、注意力難集中。

小肌肉動作:手耳不協調——聽到的與寫出的就會不一致, 聽寫就容易出差;

手眼不協調——不能很好地解紐扣、取物、抓物, 不能根據物件物的性質、掌握用力的輕重, 常常將東西弄碎、弄壞;看到的和寫出的就會不同, 常出現抄錯數、寫字顛倒等問題, (常數落:怎麼照著抄還會出錯?)

【經典案例】

我兒子今年4歲了, 其他方面都不錯, 老師也說他是個聰明的好孩子。 但有一點不好, 就是這和孩子做事拖拖拉拉, 不抓緊時間,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比別的孩子慢, 甚至做不完。 不他不是不會做而是從小就是這個習慣。

每天早上他很早就起床, 但很晚才能到幼稚園。

從起床到穿衣服、刷牙、吃早餐、最後是背書包換鞋。 整個過程都是慢吞吞的。 我們看了都著急得要命, 但他就是不急不熱的, 不管怎麼催都快不起來, 讓你氣死。 所以每次他不是最後一個到學校上課就是遲到。

平時我們教育的也不少, 甚至做任何事都和他用比賽的形式來進行都不管用。 有時候你說你的, 他做他的, 根本就沒聽。 現在我們都麻木了, 但看著兒子對很多事情都產生了厭煩的情緒。 我們都擔心這樣對他往後的學習會帶來影響。 該怎麼辦呢?

【專家診斷】

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有兩類:

一類, 是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城市兒童生活都市化, 現代家庭小型化), 幼兒活動空間不足,阻礙了觸覺學習;如:活動空間狹小或過多依賴學步車,

導致爬行不足;過度保護或管束過嚴;缺少同伴群體的交往活動;缺少戶外活動和各種運動;電視、遊戲機成為兒童主要的玩具。

二類, 是家長過分看重“第二書包”。 如:過早進行認知教育;過分注重孩子視覺能力與聽覺能力的開發。 每到假日與課後, 城市街道上總能看到不少從幼稚園裡出來, 就去學彈琴、學繪畫、學電腦、學外語等, 真是剛出教室又進教室。 正因為有了這些因素, 致使學齡兒童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 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有的各種感覺刺激機會大幅度減少。 造成神經體系無法健全發展——感覺統合失調。

而做事拖拉、磨嘰則是本體感失調的孩子在生活中普遍的行為反應,

不是孩子的性格問題或性格障礙, 而是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造成的。 孩子的行為障礙之所以越來越嚴重, 根本源于成人對感覺統合這個方面常識性的知識缺失造成的。

【支招】

人是通過六感(視、聽、味、嗅、觸、重力感)來感受外界事物, 並通過感官將資訊傳遞到大腦中去, 大腦在經過整合後再指揮四肢行動, 這種能力稱為感覺統合。 而感覺統合功能失調, 主要是指腦內, 特別是影響到感覺系統的部分無法有效工作, 無法正常而有效的發揮功能。 要想讓孩子從根本上解決“拖拉、慢吞吞”的問題, 就需要堅持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立即停止對孩子的數落和埋怨。 不是孩子故意這樣, 而是他的大腦管不住自己的身體,

一味的數落只會增加他的挫敗感, 對學習和生活產生厭惡情緒。 而是要多鼓勵他, 並告訴他:“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相信你一定能堅持!一定可以更快的!”

二、堅持玩速度遊戲。 游泳、騎車、玩滑輪、滑板, 這些以速度取勝的運動都是刺激大腦對身體的產生感覺並協調的好方法。 每天20~30分鐘, 堅持1個月就會有很大的改善, 若從沒鍛煉的孩子就得循序漸進的逐漸增加時長, 可先從5分鐘開始, 用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孩子不斷地挑戰, 加快速度。 一是, 與他人比賽;二是, 可以跟自己比。 這次用的時間跟上次用的時間比。

三、以孩子的偶像來激發其效仿。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或電視人物, 這便是孩子心目中最早的偶像, 也是他追隨和學習的方向, 我們家長們要充分地發揮“偶像”在現實生活中的引導作用,用“偶像”的行為去引導他。如蝙蝠俠、奧特曼、鎧甲勇士,這些英雄人物,都是來無蹤去無影的,動作很快,當孩子出現拖拉時,我們可以說:“哇,寶貝今天一定會象鎧甲一樣神速吧!加油哦!”

還有就是下面的 “安靜訓練”裡的一系列遊戲,平時家長可以不失時機地跟孩子來玩,讓孩子在運動中獲得熟練的感覺,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安靜訓練:­

(一)、互動遊戲法­

1、躲迷藏。我們會發現通常愛動一些的孩子,藏貓貓是藏不住的,基本上是還沒等找,他自己就跑出來了,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沉不住氣”,其實,“沉不住氣”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多數屬於前庭覺失調,對於這些孩子,我們就要這樣來玩躲迷藏:由一位家長帶著他一起藏起來,另一位家長來找,這樣一起躲起來的家長就可以及時地用手指做“噓”狀指引孩子不出聲,抱著他一起,這樣寶貝就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就跑出來,我們可以從躲藏30秒開始,逐漸地加長時間;有耐心的家長建議用碼錶卡個時間,做個記錄。這樣會更有意義,因為你可以運用三比法則對寶貝的每一次進步給予鼓勵。­

2、聽覺安靜訓練: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可以幫助孩子打通人和自然的溝通管道,盡情地感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麗風景,使他欣賞能力也得到充分地發展。­

耳朵耳朵聽一聽­

坐下來,坐下來,­

小耳朵,快張開,­

噓~聽聽是誰在說話?­

請你馬上說出來。­

找一個安靜的環境,例如:公園裡、社區裡大樹下、僻靜的地方、家裡等,用手指做“噓”狀,指引孩子不出聲,一起來聆聽大自然和環境中有哪些聲音,1分鐘後大家一起來輕聲地說出各自聽到的聲音,時間的把控可以從30秒~1分鐘開始逐漸加長聆聽的聲音。­

方法:坐在一棵大樹下聽一聽,聽聽有什麼聲音呢?噓!各自說出各自聽到的聲音:我聽到了……..有人在說話、汽車開過的聲音,睡覺前,跟寶貝來玩這個遊戲,更會大大提高他的專注力和聆聽能力。

(二)、 以動治靜法。­

1、端乒乓球。先用羽毛球拍來端乒乓球,根據孩子自身水準的提高,適宜地加長時間和球的數量,到一定的水準,就換用乒乓球拍來端。我們可以採取比賽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家長在與孩子競技過程中,可有意識地讓自己失誤1-2次。­

2、拍皮球或排球。比比看誰拍的時間長。

這些方法適用操作簡單,最重要的是,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我們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平常愛玩的玩具來為孩子設計“以動治靜”的遊戲。

我們家長們要充分地發揮“偶像”在現實生活中的引導作用,用“偶像”的行為去引導他。如蝙蝠俠、奧特曼、鎧甲勇士,這些英雄人物,都是來無蹤去無影的,動作很快,當孩子出現拖拉時,我們可以說:“哇,寶貝今天一定會象鎧甲一樣神速吧!加油哦!”

還有就是下面的 “安靜訓練”裡的一系列遊戲,平時家長可以不失時機地跟孩子來玩,讓孩子在運動中獲得熟練的感覺,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安靜訓練:­

(一)、互動遊戲法­

1、躲迷藏。我們會發現通常愛動一些的孩子,藏貓貓是藏不住的,基本上是還沒等找,他自己就跑出來了,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沉不住氣”,其實,“沉不住氣”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多數屬於前庭覺失調,對於這些孩子,我們就要這樣來玩躲迷藏:由一位家長帶著他一起藏起來,另一位家長來找,這樣一起躲起來的家長就可以及時地用手指做“噓”狀指引孩子不出聲,抱著他一起,這樣寶貝就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就跑出來,我們可以從躲藏30秒開始,逐漸地加長時間;有耐心的家長建議用碼錶卡個時間,做個記錄。這樣會更有意義,因為你可以運用三比法則對寶貝的每一次進步給予鼓勵。­

2、聽覺安靜訓練: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可以幫助孩子打通人和自然的溝通管道,盡情地感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麗風景,使他欣賞能力也得到充分地發展。­

耳朵耳朵聽一聽­

坐下來,坐下來,­

小耳朵,快張開,­

噓~聽聽是誰在說話?­

請你馬上說出來。­

找一個安靜的環境,例如:公園裡、社區裡大樹下、僻靜的地方、家裡等,用手指做“噓”狀,指引孩子不出聲,一起來聆聽大自然和環境中有哪些聲音,1分鐘後大家一起來輕聲地說出各自聽到的聲音,時間的把控可以從30秒~1分鐘開始逐漸加長聆聽的聲音。­

方法:坐在一棵大樹下聽一聽,聽聽有什麼聲音呢?噓!各自說出各自聽到的聲音:我聽到了……..有人在說話、汽車開過的聲音,睡覺前,跟寶貝來玩這個遊戲,更會大大提高他的專注力和聆聽能力。

(二)、 以動治靜法。­

1、端乒乓球。先用羽毛球拍來端乒乓球,根據孩子自身水準的提高,適宜地加長時間和球的數量,到一定的水準,就換用乒乓球拍來端。我們可以採取比賽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家長在與孩子競技過程中,可有意識地讓自己失誤1-2次。­

2、拍皮球或排球。比比看誰拍的時間長。

這些方法適用操作簡單,最重要的是,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我們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平常愛玩的玩具來為孩子設計“以動治靜”的遊戲。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