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進補, 就一定表示要大魚大肉、人參鹿茸大吃一通嗎?NO, 冬季飲食進補的原則, 以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而收斂陽氣為根本, 應以補腎、益精、壯陽為基本原則。 現在最流行的進補是利用素食, 一樣可以滋補到位。
蓮藕
生吃能涼血散淤, 熟食則補心益胃, 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 與紅棗同食, 則可補血養血。 和肉一起煨可以調養脾胃。
板栗
栗子能養胃健脾, 壯腰補腎, 活血止血。 栗子和粳米一起吃, 可以健壯脾胃, 增進食欲, 還能補腎強筋骨。
山藥
性平, 味甘, 在中醫裡被列為“上品”藥材, 除了有補肺、健脾作用之外,
大豆
素有“植物肉”的美稱。 食用時可以自製“五豆漿”, 用大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一起磨漿, 每天飲用。
芋頭
質地細軟, 容易消化, 是冬季調養脾胃之佳品。
紅棗
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是冬季上佳的滋補食品。 紅棗富含鐵, 可促進血液迴圈, 對病後體弱、貧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非常適合。 不過, 由於棗皮纖維含量高, 不易消化, 吃太多紅棗容易胃脹, 因此需適量食用。
紅糖
紅糖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之功效。 對於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年人, 特別是大病初愈之人, 均有良好保健功效。 而且, 紅糖是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鐵、鋅、錳等成分, 營養價值比較高。 正值冬季, 紅糖的每日攝入量建議不要超過25克。
紅薯
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的功效。
枸杞
枸杞有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補腎益精之功效, 對於肝臟和腎臟都有很好的作用。 而且在空氣乾冷的冬季, 眼睛容易乾澀、流淚, 常吃枸杞還可緩解眼部症狀。 一般來說, 健康的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較為合適。
白蘿蔔
冬天吃白蘿蔔的好處很多, 白蘿蔔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等有療效。 但白蘿蔔性涼, 脾胃虛寒、慢性胃炎、胃潰瘍、大便偏稀的人不宜大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