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頸百勞穴位于項部, 當大椎穴直上2寸, 後正中線旁開1寸。
取穴:患者正坐位頭稍前傾或俯臥位, 大椎穴直上2寸, 旁開1寸處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上後鋸肌、頭頸夾肌和頭半棘肌。 分佈有第四、五頸神經後支, 斜方肌由副神經支配, 頭頸夾肌由頸神經後支外側支支配。 血管主要來自枕動、靜脈和椎動、靜脈。
功用:滋補肺陰, 舒筋活絡。
主治疾病:咳嗽, 哮喘, 肺結核;頸項強痛, 角弓反張。
刺灸法:直刺或向內斜刺0.5-1寸;可灸。
其它:奇穴, 百勞穴首見於宋《針灸資生經》, 但無定位;明《針灸大全》雲:“即大椎穴”。
按摩陶道穴位的作用
按摩璿璣穴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