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一天下午, 天氣悶熱, 我帶著實習生小成正在急診室值班, 救護車送來一個顏面青紫的小患者。
原來, 這是個小學二年級學生, 昨晚幹個體經營的父母因一筆生意要外出一天, 臨行前預先為他做好了今天的午飯, 由於走得匆忙, 飯菜忘記放進冰箱。 今天中午, 他將隔了一夜的兩盤炒熟的菠菜和芹菜都吃了, 當時也沒感到有什麼不舒服。 到了下午上課時, 他突然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呼吸急促, 並有噁心、嘔吐, 老師急忙將他送來醫院。 我查看患者, 顏面、口唇、指甲和全身皮膚青紫, 四肢發冷, 大量出汗,
“老師, 患者是因為多吃了隔夜菜發病的, 會不會是食物中毒?”小成問我。
我說:“是的, 但這不是細菌性的食物中毒, 而是亞硝酸鹽中毒。 患者中毒程度較重, 須儘快搶救, 否則發展下去就會發生急性呼吸衰竭、迴圈衰竭, 致人於死地。 ”
我們立即投入緊張的搶救:洗胃、催吐、導瀉、注射解毒藥物、吸氧、輸液……傍晚時分, 患者終於轉危為安。
亞硝酸鹽中毒的來龍去脈
趁此機會, 我向小成講解了有關亞硝酸鹽中毒的知識。
亞硝酸鹽中毒是吃了不新鮮的蔬菜引起的。 一些蔬菜如芹菜、菠菜、白菜、韭菜等, 含有較多的硝酸鹽。 正常情況下硝酸鹽不會致病, 但當溫度較高時,
一是進食存放過久的熟菜如隔夜菜, 室溫越高, 放得越久, 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
二是進食貯存過久的蔬菜, 在氣溫較高的季節, 綠葉蔬菜存放一天, 其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幾倍;
三是進食醃菜尤其是醃制後5~8天的青菜, 含亞硝酸鹽量最高;
四是當胃腸功能失調、胃酸過低時, 腸內硝酸鹽還原菌過度繁殖, 過量進食含大量硝酸鹽的蔬菜。
此外, 某些細菌性食物中毒可同時伴有亞硝酸鹽中毒;一些食品加工過程中常使用亞硝酸鹽做發色劑, 如果保管不當, 可因誤食而發生中毒事故。
亞硝酸鹽中毒又稱腸原性青紫症,
治療雖有方, 更須重預防
亞硝酸鹽中毒儘管可以通過洗胃、催吐、導瀉、給氧以及用特異性解毒藥物治療,
編輯推薦:
哪些隔夜菜 致癌吃不得
千沸水和隔夜菜真的有毒嗎?
隔夜菜, 能吃哪些?吃錯了, 可致癌!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