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胃癌骨轉移有哪些治療方法

很多人擔心胃癌骨轉移後還能活多久,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它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

“胃癌骨轉移能活多久?”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取決於病人的具體病情、病人的身體素質, 病人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療、是否有較好的照顧護理、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否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等, 好的能活幾十年, 不好的就是幾個月。

但是, 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治療, 對病情的抑制有一定的幫助, 這樣會增加較長時間的生存或治癒的幾率。

常見治療方法有三種:

(一 ) 放射治療

對胃癌局部骨轉移癌作放療, 不僅可較快緩解疼痛(有效率80%。

90%), 而且可不同程度地控制腫瘤, 防止病理性骨折;或可使受損的神經功能得到部分或完全恢復;還可使破壞的骨質逐漸修復, 獲得長期緩解或臨床治癒。 骨轉移常為多部位, 但真正全身廣泛骨轉移無法進行放療的病例並不多, 多數病人均可用1~3個部位的照射野, 在已發現的全部骨轉移灶, 亦可進行放療。

(二) 核素治療

核素緩解骨轉移所致骨痛的有效率為51%~91%。 體外實驗顯示:核素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殺傷作用。 臨床應用核素治療骨轉移可見個別病例有骨質修復作用, 但絕大多數病例未見能有效控制骨轉移或防止亞臨床骨轉移灶發展。 故核素治療主要是一種止痛性治療, 不能控制腫瘤。 適用於全身多發小灶性骨轉移所致的多部位骨痛但實施放療有困難者。

此外應用巧。 釤(巧。 Sm—EDTNP)治療骨轉移, 因其半衰期較長, 可引起白細胞明顯下降, 對用過化療或準備用化療的患者慎用。

(三) 雙磷酸鹽類治療

骨磷、氯甲雙酸磷酸二鈉及其新一代的帕米磷酸二鈉(APD), 具有選擇性吸附於骨組織, 抑制破骨細胞活性, 減少骨破壞的作用。 目前, ‘臨床已用於治療胃癌合併高鈣血症以及溶骨性骨轉移。 對骨轉移痛的有效率為68%~85%。 這類破骨細胞活性抑制劑對骨轉移癌的溶骨性有一定的對抗作用;臨床用於止痛, 與姑息療法和核素治療相似, 也適用於全身多發性骨轉移, 不能代替放療, 但可與放療聯合應用。

骨轉移癌的放療原則

根據每個病人的整體病情。

確定治療目的, 如:①單純短期止痛;②一定時間內控制腫瘤的發展並恢復功能;③爭取完全控制腫瘤達到治癒。 目的不同, 放療的方式、照射範圍、時間和劑量也各不相同。 單純短期止痛者:一般都是活動困難的重症病人, 預計生存期不能超過3個月。 針對骨轉移重點部位, 即造成病人最痛苦的病變處, 給予1次至數次的大劑量照射(每次 40~80Gy), 多能很快緩解疼痛。 以部分控制腫瘤發展為目的者:這類病人預計生存時間可能在半年以上。 對骨轉移發生在脊椎或骨盆等重要部位的病人, 為防止其發展至病理性骨折、壓迫神經等嚴重併發症;或對已發生病理性骨折和神經功能障礙者, 為了控制其繼續惡化或促進其恢復, 給予30~40Gv/2~4周。
進行根治性放療者:照射野應超出病變一定範圍, 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器官, 給予放療量50~60Gv/5~6周。 這類病人在客觀上有爭取長期生存或治癒。

溫性提示:胃癌骨轉移能活多久?這不應該是患者深入思考的問題, 經常想這樣的問題, 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 影響患者食療的情緒, 對治療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胃癌骨轉移了, 患者應該感到的是壓力, 但不是負面的壓力, 而是能讓患者更努力去治療, 積極跟病魔鬥爭的壓力感, 那樣, 才會有利於胃癌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