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 美食最能讓人心動, 而此時最愜意的事莫過於, 呼朋喚友圍坐吃個熱氣騰騰的火鍋。 冷冷的天氣糖尿病人也會嘴饞啊, 那麼糖尿病人是否可以吃火鍋?應該怎麼吃火鍋呢?營養學家認為,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火鍋的, 但不能什麼都吃, 要注意技巧才能吃得健康。 那麼, 糖尿病人吃火鍋有什麼技巧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第一、沒營養的菜品要少吃
營養價值不高的菜品少吃, 包括高能量、高膽固醇和高鹽分的菜品。
高能量菜品。 主要包括肥牛、肥羊、羊尾等, 這類肉飽和脂肪含量高, 能量高, 過多食用容易造成能量過剩,
高膽固醇菜品。 主要包括豬腦、肥腸等內臟類。 這類菜品雖然口感好, 但膽固醇含量卻高得驚人, 過多食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 動物內臟有害物質殘留較多, 不易去除。 高脂血症、高膽固醇患者應避免食用, 一般健康人群也要少吃。
高鹽分菜品。 主要包括午餐肉、香腸、魚丸、牛肉丸等加工肉製品, 這些菜品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加入不少鹽分和食品添加劑。 吃火鍋時, 鍋底、蘸料中也含有不少鹽,
第二、無安全保證產品不要吃
可能存在安全問題的食品不要吃, 主要包括毛肚、百葉、黃喉、鴨血、鵝腸等。
毛肚、百葉、黃喉等水發產品。 這類食品常被報導用“甲醛”、“火堿”等有毒化學品處理, 長期食用會破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 危害人體健康。 一般來說, 用火堿和甲醛處理後的食物顯得又大又白, 口感更脆, 保鮮期也可延長。 綦翠華建議大家儘量選擇品牌火鍋店, 產品安全比較有保障。
易染色食品。 曾經被媒體曝光的染色菜品主要有鴨血、海帶、金針菇、鮮竹筍、鴨腸等。 部分作坊利用工業化學物對產品進行“上色”處理, 使菜品顏色鮮亮。 消費者如果發現鮮鴨血、鮮鴨腸等的顏色過於鮮豔,
另外, 雖然鮮腐竹、鮮豆皮的口感美味, 但易腐爛變壞並招蠅蟲, 有些商家會用甲醛浸泡以保持新鮮, 顏色鮮亮。 所以這類菜最好買幹製品。
第三、注意控制好主食的量
一般在涮火鍋時, 已經吃進去部分主食了, 像麵條、土豆、紅薯這些高澱粉的東西都應該算在主食裡面。 如果不夠的話, 再吃點饅頭、米飯之類。 涮其他食物的時候脂肪已經吃了不少, 所以主食最好不要再吃炸饅頭之類比較油的東西, 吃一些米或面類的純粹主食就很好了。 涮菜味道已經很鮮, 主食可選淡味的。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覺得吃粗糧對血糖的影響沒那麼大, 就有意識地涮些蕎麥麵條等粗糧製品。
第四、吃得要慢
有些人吃火鍋很注重口味, 剛撈上來滾燙的東西就往嘴裡送, 調料也會選擇比較鹹的和辣的, 覺得這樣才有味, 吃起來才過癮。 這樣並不是合適的吃火鍋方式。 吃過燙的東西, 尤其是長期吃, 會造成口腔黏膜損傷。 因為燙, 吃的時候狼吞虎嚥, 速度快, 很容易吃多了發胖。
第五、最好先吃菜
葷素菜都有的情況下, 比較好的吃法是先吃菜, 再吃飯, 再吃肉, 再吃菜。 先吃菜和飯, 讓肚中有些食物, 再吃定額的肉, 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如果先吃肉的話, 因為肉的體積小, 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
第六、少喝湯
有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湯要儘量少喝, 吃肉的時候要在水裡涮一下, 去掉上面沾附的湯。 湯不能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的脂肪含量高, 有高脂血症、膽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應該少喝湯。 但是如果是純的青菜湯就沒有問題。